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單四嫂子一心想著救自己的孩子,可咸亨酒店里的藍皮阿五和紅鼻子老拱卻不懷好意,各有歪念頭。
單四嫂子抱著孩子抓藥回來的時候,人累得不行,很希望能天降一員大將,幫自己一把,卻不需要這個人是藍皮阿五,可推讓了一會,她還是答應了。
「他便伸開臂膊,從單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中間,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單四嫂子便覺得[乳.房]上發了一條熱,剎時間直熱到臉上和耳根。」
藍皮阿五的心思非常明顯,一個混世無賴對一個寡婦能有什麼好心思呢?
《羅織經》有云:人心多狡詐,不可視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終無功。
藍皮阿五的熱心,實則是對單四嫂子的虎視眈眈,而其他人,酒店的掌柜、紅鼻子老拱、王九媽,看著很熱心地幫助單四嫂子,也不過是想從她身上某些利益,沾點便宜罷了。
就連給孩子治病的何小仙,又何曾真的擔憂孩子的病呢,他只是冷眼看著,敷衍著開了藥方,只為賺自己的那份錢而已。
悲劇從未遠離,往往還偏向于悲涼之人,一個人越是生活窘迫,越是容易雪上加霜。
失去孩子的單四嫂子,令人同情憐惜,可現實中,卻沒有人真正去關心她。當她形單影只陷入孤苦之時,隔壁的藍皮阿五和老拱卻在嘻嘻哈哈地笑著,并陰陽怪調地唱著:「我的冤家呀,可憐你,孤另另的……」
世間的事本就如此,沒有人可以真的做到感同身受,也沒有人能痛苦著你的痛苦,擔憂著你的擔憂,悲與喜,到最后都是需要一個人扛下,一個人去排解。
3
思想的愚昧,是悲劇的根源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魯迅先生在吶喊中的這一句,無疑是對愚昧國民的諷刺和失望。
在魯迅的另一篇小說《藥》中,華老栓一家愚昧迂腐,把「人血饅頭」奉為靈丹妙藥,可最終也沒有救活自己的兒子。
愚昧,才是他們最大的悲劇根源。
無獨有偶,單四嫂子再次把兒子治病的希望寄托在「神簽」和「何小仙」上,可惜兒子一命嗚呼。
而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也是他們慣有的思維。也許明天病就好了,甚至孩子死后,單四嫂子還幻想這只是一場夢,明天孩子就活蹦亂跳了,雖然明日復明日,但明日也注定是虛無縹緲,不可把握的。
現在的我們,依然有這些通病,總幻想著自己有一天就飛黃騰達了;想著也許明天就撞到了好運,改變了人生。
可惜,成功向來不屬于那些只會空想的人,沒有實實在在的付出,又怎麼會得到真金白銀的回報呢?
踏踏實實走好今天的路,才能遇見明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