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無論是白天的忙碌還是夜晚的加班,都在不斷考驗著每個人的耐力和人際關系。李華是一位軟件開發工程師,在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工作。公司項目繁多,導致他和團隊成員時常需要加班。雖然公司文化還算不錯,但是加班成了不成文的規定,尤其是在項目沖刺階段。
在一個項目最緊張的時候,李華和他的團隊不得不連續加班到凌晨。公司會提供晚餐,但到了深夜,大家又餓了。一天夜里,加班到了1點,同事小張突然對李華說:「李華,我想吃點東西提提神,這個月花唄額度超了,你能借我200塊嗎?明天一定還你。」
李華沒有多想,他相信小張,就直接通過手機轉賬給了小張200元。小張感激地點頭,說他馬上就去樓下的便利店買點吃的。李華繼續埋頭工作,沒多久,小張回來,手里提著兩盒便當,遞給李華一盒,說:「辛苦了,你也吃點吧。」
李華雖然已經不太餓,但還是接過便當,感謝小張的心意。之后他們一起邊吃邊工作,直到凌晨才打車回家。
回到家,李華洗漱完畢,正準備上床休息,手機發出了支付的提示音。
他拿起手機一看,是小張的轉賬消息。但當他打開消息,卻愣住了:小張轉給他的不是200元,而是150元,附言寫著:「感謝李華大哥的便當,我已經扣除了我那份的錢,剩下的就是我欠你的。」
李華看著手機屏幕,有些無語。他借給小張的是200元,而他收到的便當頂多也就值30元。小張卻自作主張地將便當的費用從借款中扣除,變相地減少了還款額。
李華感到有些失望,他沒有立即回復小張,而是默默關掉了手機。第二天在公司,李華和小張的互動變得有些生疏。
通過這次經歷,李華對職場人際關系有了新的認識。他明白,無論同事關系如何密切,涉及金錢時總要留一個心眼。他決定今后在借錢給同事時要更加謹慎,盡量避免可能發生的尷尬。
職場不僅是能力的競技場,也是人性的試金石。
在這個復雜的環境中,維護好人際關系,同時保持一定的界限,是每個職場人都需要學會的課題。對于李華的遭遇,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分享你的觀點和經歷。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