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長江入口的逆流不僅沒有限制其機動,反而讓笨重的樓船部隊無法及時止住前進趨勢。
南印度的海軍技術 促進了吳越戰艦發展
根據提前布置好的方案,吳越艦隊分為兩股,主動讓出江面的中心航道。等到淮南的樓船順勢通過,再依靠劃槳動力繞道其背后。接著,升起風帆進行加速沖刺。面對那些在外圍保護樓船的輔助艦艇,吳越水兵從高處灑下大量石灰,順風輕浮敵軍的眼鏡和臉龐。當雙方的船只逐漸靠近,吳越水兵又開始向對方甲板播撒大量的沙子和黃豆,致使敵軍在自家船上不斷跌倒。然后以大量弓弩進行射擊,迅速將吳軍的大部分戰艦擊敗。
今人復制的 猛火油柜
此后,吳越戰艦又使用了從沿海輸入的新式武器--猛火油柜。亦如其西方原版的希臘火那樣,將點燃的石油噴射出銅管,焚燒體型巨大的淮南樓船。
后者因過于笨重而速度緩慢,根本不能躲避火蛇攻擊。同時,因為處于江口水道之中,沒有多余空間進行規避。最后,還因吳越方面占據上游而自己處于下風口,完全淪為猛火油柜的焚燒對象。原先預想的輕松大勝,就在江海交界處的火海中化為泡影。
以五牙戰艦為代表的樓船 機動性能非常低下
戰后,由于都城失去水面防御,揚州的宮廷被迫與杭州方面議和。吳越國的存在終于得到確定,并始終成為淮南方面的心腹大患。在江淮政權始終封鎖內河漕運的背景下,吳越的海船就成為向北方輸送糧食的主力軍。位于今天寧波的明州,也取代揚州成為東海第一大港。
狼山江之戰的結果 對五代歷史進程有很大影響
之后的胡蝶效應,更是讓代表土地貴族的南唐躥起,徹底取代依賴貿易的揚吳。
這對整個五代十國的歷史走向,都有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