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939年7月23日6時,日軍轟炸機和戰斗機58架,首先飛臨哈拉哈河上空,對兩岸蘇蒙軍陣地輪番轟炸掃射。
同時,在日軍重炮陣地上空升起了一個灰色長圓形的觀測氣球,氣球下邊的吊籃里,3名炮兵觀測軍官操縱著炮隊鏡在尋找著西岸台地上蘇軍重炮陣地。
6時30分,日軍首先以野炮群發炮,引誘蘇軍重炮還擊,以便目標發現后,再針對過去觀測的目標進行修正,然后以重炮給蘇軍炮兵以毀滅性轟擊。
第二炮群的野炮,集團轟擊了一個小時,蘇軍炮兵是否入了圈套,炮兵指揮官們還看不出來。
到了7時30分,又引誘轟擊了30分鐘,西岸上炮兵陣地仍無反應。內山少將等得有些不耐煩,命令兩個炮群在8時,作全效率攻擊射,并建議小松原中將命令步兵于午前10時整步兵出擊。
師團長的10時出擊令傳達到各聯隊以至各個大隊。
8時整,日軍全部大炮一齊射擊,重炮聯隊的直徑150毫米長60厘米的彈頭,從步兵后方十幾公里的陣地上飛向哈拉哈河西岸,吼聲如雷,地動山搖,震撼著草原大地。
各師團的山炮、迫擊炮、步兵炮也同時助射發威。從開戰到現在,就是入侵中國台兒莊的大血戰,日軍從來沒有動用過這樣大規模的炮兵,在日本陸軍戰史上,這也是空前的第一次。
內山少將能同時指揮著38門野戰重炮和72門野炮進行齊頭并射,其心情的興奮可想而知。
日軍炮兵陣地上熱火朝天,人馬繁忙,霎時,陣地上的炮彈殼堆積如山炮手們滿身是汗,大聲喊叫著將炮彈推進彈膛內。
哈拉哈河西岸台地上,一處連一處升起了黑煙,西岸斜坡上的汽車和裝甲車,成群的往台地后坡駛去,亂哄哄的一片。
從氣球上傳來消息,蘇軍炮兵至目前最少被消滅了3個中隊(12門炮);蘇軍大炮正用牽引車拖著在變換陣地;又有五六個中隊的炮兵被打成啞巴,不能回擊。總之,效果顯著。
內山少將命令:炮火延伸射擊,炮擊延長一小時。也就是說步兵在11時發起沖鋒。
午前10時,蘇軍3架伊一16型戰斗機,低空飛行,在離地面僅數米沿著沙丘起伏棱線,直奔氣球沖去。
一陣機槍掃射,其中一架直接撞中氣球。氣球「嘭」的一聲爆炸,如同一只碩大的火球,墜向草原,一些零星碎片,冒著煙火在空中飛舞。吊籃上的3名觀測軍官,早被機槍掃死,隨著氣球爆炸,尸體已不知去向。
地面上的38門野戰重炮在氣球爆炸后,頓時變成瞎子,停止了射擊,好長時間后才在友軍的間接觀測計算中,重新噴吐著炮火。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