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賤名好養活」,意思是在給子孫后輩取名的時候長輩會選擇一些涵養沒那麼高的名字,比如說狗蛋之類的。這是怕給他們取了內涵過于寬廣宏大的名字后,兒孫的命勢壓不住這類名字。
基于這樣的觀念,古人又提出了在給男孩取名的時候不能帶「天」字,而女孩則是不能帶「仙」字。于是,就有了「男不帶天,女不帶仙」的取名忌諱。
那麼,就先來說說這俗語的前半句,為什麼古代男孩的名字中不能帶「天」字呢?
首先在古人認知中,「天」是凌駕于世間萬物之上的存在,就算是普天之下身份和地位最為尊崇的帝王,他們都只敢稱自己為「天子」,也就是「上天的兒子」。
所以,這「天」字所蘊含的能量實在太大了,如果兒孫的命格無法壓住這個字,可能還會反受其噬。
那麼,什麼叫做名字太大壓不住呢?古時候的人們認為人自孕育于母體中時,就已經被「天」賦予了相應的命數。到了呱呱墜地的那刻起,人會因出生時所受到的氣場和能量影響,形成了獨有的命格。
命數和命格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還是存在著區別的。前者是天注定的,無法改變;而后者則可以更改,比如說通過取合適的名字、改善風水等方式就能將命數引向積極正向的一面。
但這種改變也只是在既定的命數的大前提下進行改變。對于剛出生的小孩子來說,他的命格受到當時環境影響。
所以,一旦給他們取了一個不夠恰當的「名字」,那他們的命格就會受到損壞。舉個簡單的例子,總所周知關羽能輕松揮舞著82斤的青龍偃月刀上陣殺敵。
倘若給家中的子孫也取名為「關羽」,如果他的命格不夠強大有力,這就意味著他無法駕馭這個名字。古人認為,一旦壓不住自己的名字,不但會損毀未來命格,也會有損身體健康。
話再說回「男不帶天」這句俗語,除了「天」代表著宇宙間的最高存在,不容褻瀆的這個原因外,還有其他的理由。
封建時期的帝王會自詡天子,皇帝非常忌諱普通人與他有著相同的稱呼,因為這樣就無法顯示出他的地位至高無上了。
比如說在唐朝李世民統治年間,由于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的名字中帶有一個「世」字,皇帝覺得這是冒犯了他的天威,于是就下令強制讓「觀世音」更名為「觀音」。
所以,宗教中的神佛都不能與皇帝起相同的名字,天下的蕓蕓眾生那就更不可以了。因而,古時才會有男孩名字不能帶「天」的忌諱規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