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真正厲害的人,都很會「帶病生活」
2023/09/29

「內向又社恐,一直是我的問題。」

好友露露上周發來這樣一句話,接著又向我講述了她的經歷,頗為感慨 。

不久前她參加了一次公司組織的跨部門團建,聚會上極具反差的的兩種「畫風」讓她不得其解:

一邊是健談的同事在舉杯敬酒、有說有笑,與他人打成一片;一邊是不善言談的同事,沉默地吃著小零食、低頭玩手機,略顯局促。

她實在想不通:為什麼有人在社交中能自來熟,而自己卻窘迫得想逃,表現得格格不入。

為消除社恐,她之后還強迫自己參加各種活動,即便興致不高。

在此過程中,朋友沒交到幾個,體驗感反而很差,她仿若困在了「失友焦慮」中,而今不知如何是好。

聽完后,突然想起一句話:「一個人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放過自己。」

有時怕被說不合群,就假裝外向;無法接受不完美,就為難自己。

我們總說「問題太多」,其實是沒學會「帶病生活」。改變不了就與之共存,又有什麼大不了呢?

和自己較勁的人,有多「心累」?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場景:

早早計劃好一天的安排,但落到實處不僅啥也沒干成,還感到身心俱疲,只剩嘆息;

出門想看個電影,卻懊惱連一身穿搭都搞不定,怕這被人說太土,怕那被人說風格怪異;

有時渴望改變糟糕的狀態,可還沒行動就陷入了一輪新的心理焦慮……

更讓人淚崩的是:敏感且內耗,不僅沒把問題解決,最后還成了問題的「囚徒」,進行自我貶低。

張國榮生前拍的電影《異度空間》中的心理醫生阿占是如此,《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也是這般。

前者因女友自盡深陷痛苦,試圖用壓抑和遺忘走出創傷,卻失去了愛人的能力;后者因原生家庭的陰影,以致過度自卑,在忍讓與自傷中走向墮落。

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越是和自己較勁,越難放眼未來;當你學會放下,反而會發現當下的美好。

來源:全景視覺

想起當當網的創始人俞渝,曾在一次采訪中被問道:「你最不自信的地方是哪兒?」

她說:「長相。」

因為「容貌焦慮」,她很長一段時間里深陷自卑:出門前會搭配幾套衣服,再三從鏡子中確認是否得體,卻依然不滿意。

與彼時從容大方的狀態相比,她前后氣質上差距甚大。

問及原因,俞渝這般回復道:「放棄成為不可能成為的人,然后全然接受自己。」

的確,人生路漫漫,有追求是好事,但于己過于苛刻,就會作繭自縛,越活越累。

網絡上曾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成功了,你是leader;失敗了,那你就是loser。

可凡事無法面面俱到,全力以赴過,本就是一種勝利。

倘若你陷入了「完美主義」的怪圈,還請接受那個真實的自己,告訴它:

「你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心若簡單,世界也就簡單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工廠老技工被逼辭職,臨走給老闆一大禮,5個鐵箱讓老闆抬不起頭
2023/12/31
工廠年底招工40元每小時,聯系一周沒招到人,老闆苦惱得直搖頭
2023/12/31
6個可以改命的逆天習慣
2023/12/30
女同事天天蹭車,連續一個月不給油錢,還在背后說已婚的我要出軌
2023/12/30
讓你保持開心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讓自己越來越有錢的6個生活習慣
2023/12/30
趕走霉運,15個小方法給你
2023/12/30
領導辭職前一晚,找我借了30萬,借錢給他后我反而成了「小人」
2023/12/30
讓你氣場強大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新領導進群不說話被踢出群,大罵哪個不長眼,隔天就被老闆教訓了
2023/12/29
曹操手下被低估的五大猛將,每一個都不輸五虎上將,他們是誰?
2023/12/29
沒人敢欺負你的19個小妙招
2023/12/29
人民日報那些極致治愈的句子
2023/12/29
人民日報每日文摘|慢生活
2023/12/29
15年老員工被公司辭退,臨走前「摸」了下機器,老闆直接損失90萬
2023/12/29
5個低級邏輯,不遠離你就廢了
2023/12/28
同事加班吃宵夜找我借200元,凌晨1點給我轉賬,看到消息我傻了眼
2023/12/28
公司聚餐AA制我墊錢,120元女同事不肯給,找她要錢她說我窮瘋了
2023/12/28
兩次追殺關羽,兩次擊敗趙云,呂布見了也得認慫,這是誰的部將?
2023/12/28
女同事簽下800萬大合同,老闆發微信「鼓勵」,隔天她直接辭職了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