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作家盧新華的一本書,他把財富比喻成水,會流動、會蒸發、會凍結、會滾雪球、會柔能克剛、會往低處走、會藏污納垢等。
家庭如一直在航行的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就當下而言,大部分的家庭都在努力賺錢,但是不見家庭真正富起來。也有一些家庭,忽然就翻船了,所有的財富都打水漂。
如果你的想要讓家庭越來越聚財,就得學會以下幾種持家的方法,堅持「筑壩截流」。
01
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善行」是無形的財富。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他主張,要做一個不爭的人,還要積極地幫助別人,順應一切自然規律。
從史書記載可以得知,老子教育了很多弟子,還指點了孔子,讓孔子得道。
他認為:「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敗、資助萬物而不匱乏者也。」
一個人資助別人,是不會窮困的,反而會變得富有。不管從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是如此。
老子很長時間,在周朝學習,拜見博士,又做了守藏室史。不大不小的官職,加上隨時讀書的便利,讓他衣食無憂,名揚四方。
后人根據老子的主張,建立了道教,老子被稱為鼻祖,子孫也被皇帝厚愛。他的家庭,不算富裕,但是「不窮」。
若是你也有「老子」的思維,主動去幫助人,那麼你的家庭,能夠遠離窮困。
從致富的角度來說,你能提供「別人需要的」東西,你就能得到一筆錢。
比方說,你開了一家超市,為周圍的人提供了日常用品,差價就落入你的錢包;一些老舊的電器壞了,你去幫人修理,也能得到一筆修理費;人家的車有小毛病,你解決了,就是找到了門路。
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這是行善、賺錢兩不誤。若是你在利潤方面,適當向周圍的人傾斜,就更好了。
如果別人不需要你幫忙,你創造的東西,不是別人需要的,那就注定賣不掉,會砸在自己手里,損失財富。
比方說,你發明一個奇怪的牙刷,人人看到惡心。你耗費了時間和精力,但是效果一點都沒有。
你對別人的幫助,會以各種形式,回到你身上。一家人都如此,回報就源源不斷,也是給子孫積累的德福。
02
幫助家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堵住「敗財」的漏洞。
一個家庭里的人,坐在一起,就像是圍成了一個「水桶」。
「水桶定律」告訴我們,水桶能夠裝多少水,不取決于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延伸一下,還能得到這樣的結論——水桶有一個小漏洞,不及時堵上,也是裝不住水的。
若是家庭里,一個人努力賺錢,一個人使勁敗家,最后的贏家,一定是敗家的那個人。
人人都知道,好吃懶做的人,就是家庭里的掃把星。
如何才能堵住家里敗財的漏洞呢?不是責罵、斷交,而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