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職場原創,就看職有鋒哥。
職場有一種現象很普遍,離職最多最快的,往往不是那些工作能力一般的人,而是那些工作能力比較強的人,這讓不少人感到很奇怪,表現出色的員工,不應該受到領導的重用嗎?他們可是公司的中流砥柱,為什麼離職率反而比能力一般的員工高呢?這三個原因太現實了。
在職場中,如果同事之間能力差不多,那麼相互之間會形成良性競爭,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大家都用能力說話,直到最后一刻分出勝負。
可要是同事中有一個能力比較強的人,就會讓競爭格局失衡,靠公平競爭,大家基本都爭不過他,那麼能力比他差的人,就會自覺地形成同盟,暗地里排擠他,甚至有的人還會使出見不得人的手段,去中傷陷害他,以此逼迫他離開。這就是經濟學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我們經常說,在一個平庸的團隊里,優秀的人才是待不住的,一方面優秀的人才看誰都不順眼,覺得自己鶴立雞群,無法與其他人產生共鳴,有種曲高和寡的孤獨感。
另一方面,優秀人才的加入,如同給平靜的湖面丟了一塊石子,打破了原本的平靜,讓平庸的同事有危機感,感到非常不舒適,他們不希望改變現狀,更不希望新來的人改變了現有的格局,讓他們讓出利益,所以,他們就會不自覺地孤立和排擠優秀的人,讓他干不下去。
曾經遇到一個能力很強的人,他剛入職一家公司不久,問到他的規劃,他說如果兩年內不能達到自己的期望,那他就會選擇離開。
這就是能力強的人的普遍想法,他們不會在一家公司埋頭苦干,等待機會的降臨,他們更希望公司能提供看得到摸得著的發展路徑,這也就不難理解,如果一段時間后,不能達到他們的期望,那他們就要換跑道了。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能力強的人想法也多,他們自比良禽,自然要擇良木而棲了。就像漢初的宰相陳平,就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年輕的時候,他在鄉里分豬肉,大家都稱贊他分得很公平。他自己發下宏愿,如果將來能當宰相,他也能這樣公正公平地分配利益,可見其志存高遠。
他一開始先投奔了魏王,因為表現出色,被魏王身邊的人嫉妒,造謠陷害他,沒多久就走掉了。陳平接著跳到項羽處,開始也受到項羽的重用,可是項羽刻薄寡恩,陳平稍有出錯,就要拿他開刀,嚇得陳平連夜跑了路,幾經周轉,最后才投了劉邦,為劉邦獻了不少良謀,共建了大漢偉業。
很多能力強的人,如同陳平的職業發展,通過頻繁跳槽,尋找對的平台和對的領導。
每個公司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不可能因人設崗,這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企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機會多,能力強的人能快速得到機會,那麼他們就能穩定下來。
可如果企業處于穩定發展階段,沒有那麼多管理崗位空缺,無法滿足能力強的人,所期望的升職加薪,要知道,他們都是有想法的人,不可能在一家公司耗五六年,等待一個看不到希望的機會。
而能力一般的人,他們自知自己的水平,怎麼跳都很難跳出高薪,他們更能接受現實,不想瞎折騰,能穩定盡量穩定。更重要的是,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因為能堅守下來,他們反而得到了原本屬于能力強的人的機會。
更多職場原創,關注職有鋒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