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種交互性生物,他們需要從別人的肯定中獲得信心,也會因為外界的因素而產生各種自卑的心態。
然而,老人的告誡卻告訴我們,不要在下面這三件事上卑微,因為那樣只會讓別人瞧不起我們。
一:不因貧苦的出身自卑
在古文《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寫到自己曾經求學的經歷,穿著單薄的衣服,跨越寒冷去向老師請教學問。
後來讀書后也會遇到家境優越的學子,那些鞋子穿著華服配著美玉。但作者并不因自己的貧苦出身而感到卑微。
因為他可以閱讀,可以學習,他從書中更廣闊的世界得到力量充盈自己的內心,而不是靠物質的堆砌來維持自信。
生活并不公平,有些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有些人卻出身貧寒,每天為了溫飽而奔波勞累。
然而,我們不能因為窮困的出身而不自信。貧困并不代表我們的未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才識和潛能。
只要我們努力拼搏,戰勝困難,就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不再被他人看不起。
二:不因糟糕的父母自卑
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擁有一對極其糟糕的父母。
他的母親因為不理解他的想法,常常批評他。而他的父親更是因為剛工作繁忙,和他關系疏遠。
父親曾在聚會上當眾挖苦馬斯洛,說他是家族中最丑的孩子。
長大后,馬斯洛和父母的關系仍然很糟糕,他甚至拒絕出席母親的葬禮。
但是在成長過程中,馬斯洛通過對倫理的關注和對社會的觀察,創作了許多心理類書籍。
父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們的教育方法和出身背景會對我們產生很重要的示范。
然而,有些人可能因為父母的過錯而感到自卑。也許他們是[吸·毒]者、酗酒者,或者是糟糕的教育者。
無論父母是誰,我們都不應該因為他們而自卑。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就能夠克服這些困難,不再被他人瞧不起。
三:不因自己的弱項自卑
極其優秀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在美國留學時學業非常不順,因為他在實驗物理方面的能力總是比不過自己的同學。
但是楊振寧并沒有因此而感到自卑,而通過接觸各種書籍,尋找自己的優勢,最后主攻理論物理,獲得了極大成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項,或者是學習上的困難,或者是在某個領域的不擅長。
然而,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弱項而自卑。弱項只是我們的一部分,它并不能決定我們的全部。
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來改善自己的弱勢,發揮自己的優勢。
只要我們有自信和勇氣面對自己的弱點,就能夠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現自己的光芒,不再被他人瞧不起。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無數的困難和挫折。
然而,我們不能因此而自卑。無論是貧窮的出身、糟糕的父母,還是自己的弱項,都不能成為我們自卑的借口。
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努力和勇氣,去證明自己的價值,不再被他人瞧不起。讓我們銘記老人的告誡,做一個堅強、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