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一個人此生功業多半就此「塵埃落定」。
有人得償所愿,有人寫滿遺憾。
但最終的結局,早就有跡可循,并非一日之功。
五十歲以后,真正的人生贏家,往往有這三個特征,那就是不貪、不詐、不作。
01
五十歲以后,不貪才能行穩致遠。
「貪婪」被譽為人性弱點「七宗罪」之一,貪婪可能會帶來短暫的快樂,但長期來看,它卻會帶來更多的痛苦和不幸。「貪小失大、因利忘害」是其最終結局。
公元前338年,秦孝文王(贏柱)去世后,其19歲的兒子贏駟繼承王位,史稱秦惠文王。他每天都在思索著如何集聚力量,為完成統一大業做準備。
當時蜀國是秦國的勁敵,土地肥沃,糧食充足,人口眾多,地勢險要。因此,秦國進兵蜀國十分困難。但蜀國唯獨匱金,蜀侯生性貪禁又是出了名的。秦惠文王了解這一情況后,便利用蜀侯這一弱點,設下妙計,討伐蜀國。
秦惠文王讓能工巧匠雕琢了一頭石牛,再讓人把許多全銀珠寶綁在石牛的屁股,后面宣稱這是石牛屙(排泄)的「糞金」。
并放言,「泰國決定將這一舉世罕見的寶貝贈送給蜀國。
蜀侯信以為真,立即組織人力挖開懸巖、填平山谷,整修蜀國到秦國的山路,并派遺5名健壯的大力士去迎接石牛。
等蜀兵將石牛運抵蜀國都城成都時,尾隨而來的秦軍,一擁面入攻破成都城池,蜀侯就這樣丟了江山和性命,被天下人所恥笑。
由此,也衍生出一個成語「石牛糞金」,貪婪的蜀侯也因此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淪為千古笑談。
年過五十,有人愈發平和自省,低調內斂;有人卻妄自尊大,自以為是。想著自己多少也算積累了人生經驗,便忍不住想要「劍走偏鋒」了。
他們有的貪圖錢財,為了賺錢,而不惜利用職務之便,暗地里斂財,渴望在退休之前,狠狠「撈一筆」,大有一種「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末日狂歡之感。
有的人貪圖「名氣」,對于那些華而不實的頭銜,心安理得地接受,最喜歡出現在聚光燈下,成為人群中,那個被矚目的「焦點」,或者永遠要爭做道德制高點的那個「好人」。
但凡有了「貪」 念,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不再是純粹的,處處暗藏的「小心思」,也終究會被人發現。那些費勁心思營造的「人設標簽」,也會瞬間坍塌,人性的丑陋展露無遺,給自己的人生寫下最大的「敗筆」。
02
五十歲以后,不詐才能擁有好人緣。
人與人相處,最怕的不是真壞人,而是假好人。
想起一個西方的童話故事:一對多年未育的夫妻,終于懷上了孩子,孕媽媽每天都想要吃紅蘿卜。女巫知道這件事情后,化身他們的鄰居,種下很多紅蘿卜,也愿意讓孕爸爸每天都來「偷蘿卜」。
這對夫妻很是高興,殊不知,待到孩子臨產,他們還來不及看一眼,女巫就露出原形,從他們的手中搶過孩子,安置在一座高樓上,從此,再也無法相見。
後來,這名女孩靠著一頭長發,將自己解救了出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