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讀過《日出》的人都認同女主人公陳白露的墮落,并且,她是在自我意志下主動走向無可挽回的深淵。在二十世紀的舊社會中,陳白露其實是一位勇敢的女性,面對生活的不幸,她不是站在原地慟哭,而是選擇了獨立與「出走」,追求夢想和全新的生活。但是也正是這一點讓讀者感到矛盾,是什麼讓原本驕傲獨立的陳白露自甘墮落,淪為依附于男人的「寄生蟲」呢?
說到陳白露的墮落,其實不得不探討她的出身與性格。在劇中,陳白露并非是一個與生俱來的悲劇性人物,她過去叫做竹均,出身書香門第,從小受過良好的知識教育,性情純良,清高驕傲。劇中特意提到陳白露尤其愛霜,這便是她高潔性情的體現之一。
陳白露從小美麗而聰穎,驕傲又任性。早年,她是愛華女校的高材生,當過交際場合的亮眼明星,還曾經擔任慈善機關游藝會的主辦委員,她身上的美貌、才能以及光環都注定了她是 「天之嬌女」。
遺憾的是,陳白露的一切美好人生設想在父親去世后戛然而止。當家庭不能繼續成為她的庇護,命運將陳白露推向了人生的第一個分岔路口。
不過此時的陳白露十足信仰奮斗的力量,于是她決心遠離家鄉,獨自闖蕩。
到此為止,陳白露的早年經歷還不能為我們提供任何關于她墮落的直接因素,但是也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陳白露并非出身底層人家,她是在一個纖塵不染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小姐,身邊尚且接觸不到過多的社會險惡與人情冷暖,這也為她后期的「信仰崩塌」埋下伏筆。
在這部劇作中,陳白露的墮落是一個從「量變」走向「質變」的過程,主要可以歸為三個因素。
在陳白露成為一名高級交際花之前,她一直懷揣著少女浪漫的理想,渴望進入演藝圈,成為一名影視明星,在那時,她認為自己高挑的身姿,姣好的容易就是最有利的資本。當然,這也是天真的陳白露的第一個認知偏差。陳白露并不了解,在影視圈,對于那些有背景和資本的新人來說,美貌可以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但是對于無依無靠的陳白露來說,她如果沒有過硬的演藝天賦便很難在圈里立足。
雖然書中沒有詳細交代,但是我們也不難想象,初入社會的陳白露沒有任何靠山,尚不知世情險惡,未經事故,想要在魚龍混雜的影視圈混一口飯吃有多麼不容易。同時,在那個社會秩序不太安定,黑社會大行其道的年代里,陳白露作為一個弱女子,沒有任何保護勢力,極其容易被社會的黑勢力所脅迫。
這樣的個人經歷必然會讓陳白露在潛意識里尋求庇護。與此同時,當陳白露對理想的追求又得不到這個社會的響應,那麼捷徑對她的誘惑也將隨之放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