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句話:
「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他的內心就像一片大海,你丟進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會熄滅;你丟進去一包鹽,它很快就被稀釋。」
格局大的人,境界高,眼界廣,心靈闊,就像大海一樣兼容萬物,像神仙一樣悲憫眾生。絕不會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糾結不休,更不會因為爛人爛事而持續內耗。
格局小,破事就多。格局大了,破事消失于無形,人生愜意自在。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遇見的人,也不一定都是正人君子。我們總在磕磕絆絆前行,總會和不喜歡的人和事攪和在一起。
如果小肚雞腸,不能容物,任何坎坷小事,都可能演化為不可預料的傷害。
賈誼是西漢鼎鼎大名的才子,學識淵博,滿腹經綸,深受漢文帝賞識。
但當時的朝堂上,功臣、貴族爭權奪利,雲詭波譎。漢文帝為了保護他,就把他貶為長沙王太傅,遠離京城。
誰知賈誼不能理解皇帝的良苦用心,他認為自己不被重視,坎坷不順,于是自怨自艾,牢騷滿腹。
渡汨羅江,他想起被流放的屈原,感同身受,作《吊屈原賦》,感慨人生浮沉。
鵩鳥入宅,他想起迷信中的災異之兆,害怕自己早夭,作《鵩鳥賦》,悲嘆命運。
他的學生梁懷王墮馬而死,他往自己身上攬原因,認為是自己保護不力,職責有虧。
最終,他一直無法釋懷,于33歲抑鬱而死。
[毛.澤.東]說:「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
格局小的人,一點風吹草動,雞毛蒜皮,都會給他造成極大的精神內耗。甚至走進死角,走不出來。
擴大格局,增加自己的情緒內存,才能活得灑脫從容。
人生如登山。你在山腳下,看到的是敗草叢生,垃圾遍地。當你走到山頂,觸目所及都是萬里浮雲,錦繡山河。
當你格局狹小的時候,就像在山腳下,生活處處皆煩惱。當你的格局打開了,就像在山巔上,一切都是浮雲過眼,不值一提。
烏台詩案後,蘇軾的人生際遇急轉直下,一貶再貶,流落天涯。
昔日的好友章惇,位列宰輔,非但沒有幫助他,反而落井下石,利用權力把蘇軾放逐海南。
蘇軾沒有悲觀和幽怨,他在海南的檳榔樹下,自己動手建了一座茅屋,取名「檳榔屋」,每天寄居屋內,吟詩作畫,飲酒喝茶,其樂融融。
他和老農一起耕田,學習耕耘種植的技術。夜間和鄉鄰們坐在樹下講鬼故事,搞惡作劇互相嬉戲。
《蘇東坡傳》的作者林語堂評價說:「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後來朝廷形勢逆轉,章惇獲罪被貶,蘇軾赦免回京,擬受重用。章惇害怕蘇軾報復自己,寫信數封,懇求他網開一面。
蘇軾回應:過往恩怨糾葛,我早已放下,何必計較,你只管放心。
作家何權峰說:「氣度變大,抱怨就變少;胸襟變寬,路就變廣;格局夠大,問題就消失不見。」
把格局放大,生活中的那些委屈,挫敗,失落,欺辱,不過像扔進海裡的一勺鹽,溶解消釋,無影無蹤。
活佛倉央嘉措說:「除了生死,世上沒有什麼大事。」
對于高境界的人來說,人不過宇宙間的一粒微塵,連生死都微不足道。
人生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我們要豁達一些,通透一些,樂觀一些。
這樣我們感受到的快樂就會多一些,而感受到的痛苦就會少一些。
願我們修煉心境,餵大格局,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人世間,活成一個悠然自得的樂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