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可以說激起了全國優秀兒女們共同的愛國情懷。這是一段很簡短的對話,其中主持人問一個人,如果給你五厘米,你會把它加在哪里?然后一位小哥哥說如果給我五厘米,我會把它加在中國的版圖上面,聽完這句話之后,我們肯定都會為這位小哥哥的回答豎起大拇指,的確這短短的五厘米,只要加在中國的版圖上面,可以說中國的國土面積將會擴展很多。今天大衛就給大家講講10萬歐洲騎士對抗6萬蒙古騎兵,兩天后被打的只剩千人原因為何?
10萬歐洲騎士對抗6萬蒙古騎兵,兩天后剩千人,指的是發生在匈牙利賽約河(今蒂薩河)畔的一場戰役,稱為賽約河之戰,它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圍殲戰之一。元太宗八年(1236年)蒙古主帥,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先鋒速不台率領蒙古軍西征,橫掃歐亞大陸。1241年4月,蒙古軍隊6萬人一路打到了匈牙利,在佩斯城對面集結。布達、佩斯本是兩座城,位于多瑙河以西的部分叫布達,是匈牙利的首都。
多瑙河以東的部分叫佩斯,國王的行宮就設在佩斯。現在眾多的橋梁把兩部分緊密連接起來,才叫布達佩斯。
先鋒速不台想出一個計策,讓主帥拔都故意率軍撤退,佯裝「我不打了」,引誘匈牙利軍出城追擊。貝拉四世一看,沒有多少人嘛,敢挑釁我,滅了你!就帶著遠多過對手人數的軍隊追出城,幻想著一戰解決問題。蒙古軍緩慢地撤退,一直退至賽約河與蒂薩河合流交匯處。
匈牙利騎手皆穿重盔甲,戰馬也披著盔甲,只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面。而蒙古騎兵是輕騎兵,騎手沒穿盔甲,戰馬更沒有盔甲。所以在撤退的時候,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騎士是輕輕松松,走走停停,不時表現出馬上要被追上的樣子,還不忘回頭射上幾箭,而匈牙利騎士則一直全力追趕,人馬皆追的疲憊不堪。
蒙古軍一直退至匈牙利軍不設防的河東沼澤地駐營。貝拉四世追蒙古軍至賽約河河西駐營,派了兵士1000人守橋,以防蒙古軍進攻。1241年4月10日夜晚,蒙古軍兵分二路:一路由拔都率領,炮擊猛攻守橋軍,奪取橋梁;一路由速不台率領,從河的下游偷偷結筏潛渡,然后再迂回到匈牙利軍隊的側后方。
4月11日黎明時分,兩路軍從四面發起突然襲擊,圍攻匈軍營地。還在睡夢中的匈牙利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傷亡慘重。匈軍左沖右突,想突圍出去,可往北跑被蒙古軍攔住砍殺;跑得快的換個方向往東,被殺了;留住條小命的再換個方向往南跑,又被攔住一通砍殺;有的好不容易沒被蒙古人砍死,卻又被同伴踩死。
蒙古軍三面伏擊,主帥拔都故意在西面放了個一小缺口。聽說西邊可以跑出去,大家又都一窩蜂往西跑,驚慌失措的匈牙利軍在逃竄過程中一片大亂,踩死踩傷無數。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