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換工作真的很傷履歷嗎?」人資直言,對于30歲每份工作只做1年的求職者會有疑慮。到底多久換一份工作比較適當?常換工作如何在求職面試不被扣分?本文呈現用人主管觀點,也分享包括履歷面試及求職策略可參考的3個建議,幫助你求職不卡關、突破職涯轉換期!
文/《》小編
本文目錄(點選連結可快速跳至該章節閱讀)不論是職場新鮮人或是資深老鳥,面臨職涯規劃都難免出現「工作多久離職才比較不扣分」、「一份工作要做多久」的疑問,怕被貼上「不穩定、抗壓性低」的標籤。從用人主管的角度來看,「每隔1~2年就換工作」以及「一間公司待4~5年」的人選分別有什麼優缺點?如果接近30歲了仍頻繁換工作,專家又會給什麼建議呢?
日前舉辦線上直播活動,邀請企業主管、人資不同身分的3位重量級講師解答疑惑。提醒大家,雖然換工作頻率的確會是面試官考量的重點,但是本次分享的專家也提到,若個人有明確的離職目的、換工作目的,可以于履歷上或面試時說明,讓面試官清楚你的想法,較不用擔心被貼上負面標籤!
【重量級來賓】Spring: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副總經理,經歷大學高中職上百場演講,迷惘者的燈塔。Christine:104人力銀行資深人資,超過15年人資招募經驗,看過上萬封履歷。Allen 張倫維:執行長,擔任DMA、廣告公會理事。新鮮人提問:「公司會怎麼看以下職涯發展:A. 每1~2年就換工作,但做過很多產業、B. 4~5年沒有換過公司,求職者各自有什麼優勢?」換工作頻率是求職、職涯討論時的常見問題,從用人主管及人資角度會怎麼看呢?
C Channel執行長Allen率先指出,「通常看到每一、兩年就換工作的人,大概就出局一半了。」他認為,除非求職者能夠主動提出離職、轉換前後工作的關係,才能說明個人對職涯規劃的層次及目的性。
人資Christine也持同樣看法:「看履歷會看到很多人已經30歲了,每份工作都只做一年多,其實我是不敢找來面談的,我會覺得他看起來好像在找方向,不確定自己要什麼。」
相對于每一兩年就換工作的求職者,用人主管則對這類候選人展現出較高興趣。不過Allen也補充說明,即使是遇到4~5年沒換工作的求職者,面試時仍會透過提問觀察「是忠誠度高,還是沒能力換工作」。例如:5年中是否有在內部輪調單位、轉換集團?是主動換還是被動換?當中有許多細節可以觀察。
從面試官角度來看,到底多久換一份工作比較適合?Allen認為,這題若要量化,他會以35歲為一個階段分水嶺:
35歲前建議以2~3年換工作為基礎,較不建議低于2年內就換工作。面試到35歲夥伴則會問「有沒有想定下來?」定下來大約是指5年。Allen補充說明,建議大家在30歲前,可以先花2~3年時間把一間公司能學、該學會的學完,因為現況常見年輕人為了薪水多增2000元而每年在換工作,這同時也是他身為企業主感受到的嚴重問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