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歷史文明的長河中,王朝更替推動著歷史不斷前行,在這個過程中,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進行了激烈的碰撞,兩者的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多民族的大統一的國家。
只是在融合的過程中,伴隨著太多的血腥與暴力,足以讓熱愛和平的後來人望而生畏。
戰爭是殘酷的,伴隨著生靈涂炭,可在歷史的發展大潮流中,戰爭又是不可避免的,昏庸的王朝都會走向魚肉百姓的道路,最終迎來的只能是滅亡。
在游牧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中,遼朝和金朝的分量很重,遼朝是由契丹族建立起的朝代,共傳9帝,享國218年,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的朝代,共傳十帝,享國119年。
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憑借著強硬的政治手腕當上了契丹的可汗,正式建國,都城定在了上京臨潢府,即現在的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而后經過40年的發展,遼國的綜合實力已經非常強勁,在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帶領下,遼軍南下中原,還一舉攻破了汴京,并在此地登基稱帝,正式改國號為大遼。
到了遼天祚帝統治時期朝政混亂,天祚帝昏庸無能,對女真族百姓大肆壓榨,變本加厲地索求貢品,最終逼著女真族奮起反抗。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黑龍江哈爾濱稱帝建國,國號大金,目標直指大遼。
腐朽的政權怎能敵得過新生的政權,金與遼的戰爭中,遼國被打得節節敗退,北宋看準機會,便與金國定下海上之盟,聯合攻打遼國。
只是讓北宋想不到的是,金國也不是好惹的主,在滅掉遼國之后,金國就大舉南下滅了北宋。
風水輪流轉,百年之后的金國也走向了滅亡,南宋君臣開啟了瘋狂報復模式,使得女真人數從700萬降至10萬。
公元1126年,金太宗完顏晟命令金國東西兩路大軍合力南下攻宋,對于剛剛解決了遼國威脅的北宋來說,金國又如同惡魔一般降臨,腐朽的北宋早已經失去了戰斗力,此時只能任人宰割。
金軍南下一路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正如胡繩在《二千年間》中這般寫道:
當金兵南下時,一路經過險關要津,全無宋兵抵御,使金人都嘆息說,宋朝太無能了,足見當時宋朝軍隊的無能了。
面對金兵大軍兵臨開封城下,趙佶害怕了,為了不當亡國之君,他趕忙退了位,將皇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趙桓,而他繼續窩在后宮中享受。
趙桓即位是為宋欽宗,他是個絕對的冤大頭,是被他親爹給坑了,他當這個皇帝就是為了頂雷。
可是金兵又不傻,他們在攻破開封之后,也沒有放過已經退位的趙佶,將他連同宋欽宗一起給囚禁了起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