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轉彎,苦盡甘來...
《易經》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事物發展到極點的時候就需要變化,變化了就會通達,通達才可以長久。這樣上天會眷顧,無往不利。
人在世間行走,注定不會一帆風順。正所謂:「人生處世如行路,常有山水阻身前。」 【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路走不通的時候,換條路走走;想不通時,換個思維試試;心里苦悶時,轉個念頭想想。
學會轉彎,一切都會苦盡甘來。
轉彎于事
《道德經》中講:「曲則全,枉則直,洼則贏,弊則新,少則得,多則禍。」
一個人如果能一直對事情保持清醒,對自己和他人認知準確。
那麼在適當的時候放棄,在該離開的時候離開,就能夠自我保全。
范蠡是春秋楚國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輔佐越王勾踐消滅了吳國。
吳國被滅亡后,勾踐封賞群臣,范蠡官拜上將軍。盛極一時,他的權利在勾踐一人之下,百官之上。
然而范蠡沒有被名利沖昏頭腦,而是冷靜地分析了局勢:
現在對越國最有威脅的吳國已經失去威脅,其他的諸侯國不是離得遠就是國力弱,不能對越國構成威脅。
天下已經太平,這時范蠡的功高蓋主就很危險了。范蠡深知勾踐的性格是可以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人。
于是,范蠡在仕途非常順利的時候,向勾踐辭官。勾踐不想范蠡離開,以平分國家為條件來挽留他。但范蠡仍攜妻兒悄然離去。
范蠡功成身退后,勾踐身邊的大臣文仲沒有離開。不久,勾踐疑心過重將文仲處死。
在人生的風風雨雨中,能做到全身而退,清醒智慧的人能有多少呢?
正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任何事情發展到最好的時候都會開始變壞。在人生順利之時不貪功,不拖延,及時轉彎,急流勇退,是一種智慧,也是一門學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