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20世紀50年代中期,蘇聯勢力開始深入中東。由于埃及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和它在阿拉伯世界舉足輕重的地位,蘇聯首先通過軍事和經濟「援助」同埃及建立關系。
1960年下半年,蘇埃簽訂了軍火供應新協定。1961年7月,埃及得到了第一批米格-19型戰斗機。1962年,蘇聯又提供了米格-21型飛機和一批圖-16型轟炸機。
1964年11月和1965年7月,蘇聯又和埃及簽訂了兩個軍援協定,運送了大批武器。
到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前,蘇聯已向埃及輸送了價值20億美元的武器。
在經濟援助方面,繼1958年蘇聯援建阿斯旺水壩第一期工程的協定簽署之后,蘇聯于1960年又提供8000萬英鎊援建水壩的第二期工程。
1962年,雙方簽訂了為期3年的每年貿易額1.5億盧布的貿易協定。
1964 年 5月,赫魯曉夫訪問開羅期間,蘇聯同意給埃及貸款2.5億盧布。1965年,美埃三年小麥供應協定期滿,美國乘埃及糧食困難之際拒絕繼續簽訂供麥協定后,蘇聯又支援埃及2100萬美元的糧食貸款。這樣,從1958年簽訂工業貸款協定起到1965年,蘇聯對埃及提供的經援總數已達 8.42 億美元。
從第一次中東戰爭后,美國與以色列關系即迅速發展。
在五六十年代,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被視為「西方文化前哨」的以色列處于孤立狀態。
在國家體制上,以色列是西方式的資本主義政治體制,與中東大多數國家東方型的、伊斯蘭教影響很大的阿拉伯國家不同。
許多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局勢變化較大,軍事政變時有發生,外交政策也經常變化。
而在以色列,任何一屆政府都靠攏西方,投靠美國,因而被美國認定為可靠的小伙伴。
對遠隔重洋的美國來說,支持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政治、軍事情報據點,具有重大價值。
在經濟上、戰略上,美國指望以色列在保證中東石油供應上起作用,一旦有事,以色列可以作為美國進行干預的可靠據點。
1957年,以色列宣布接受「艾森豪威爾主義」。美國中央情報局和以色列情報組織「摩薩德」建立了密切聯系。「摩薩德」為美國提供中東地區廣泛的情報。
以色列的武器裝備主要是美國提供的。
為了對付埃及得到的蘇聯圖-16型轟炸機和米格-21型戰斗機,1962年,美國又給以色列2300萬美元低息貸款用以購置6個連的「隼式」飛彈。
1966年,美國供給以色列巴頓式坦克200輛和一批戰術軍用飛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