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錢財,它雖然是身外之物,但又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于退休了,沒有掙錢能力的老人來說,守好一筆養老錢,就變得很重要。但是守好養老錢,可不是做個扣扣索索一毛不拔的守財奴!現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把守財這觀念理解錯了!
有些老人覺得,自己掙的錢就得自己花,那樣才叫享受;也有些老人認為,現在養老難防老,說不定還會養兒啃老,所以自己的錢財就要看得緊緊的,這樣才能保證晚年幸福。
雖然說自己掙的錢自己花,天經地義,沒有什麼過錯;但是很多老人卻沒想明白,其實錢財就是個「雙刃劍」,它既能豐富我們的生活,也能因此影響我們的生活,乃至影響人世間的各種情感關系。
所以,人老了,適當自私一點,摳門一點沒有錯,但該付出該投入的時候,還得大方一點,無私一點,千萬不能把錢財看得太緊。
不過,光說大道理,誰也體會不到,下面就通過兩位70多歲老人不同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為什麼人老了,不能把錢看得太緊!」
我今年73歲,以前是個中學的數學老師,我的一生對數字和錢財很熱愛,從小就是一個喜歡存錢的人,覺得沒必要花的錢,就該存起來,這樣可以以防不時之需。我一直保持這種觀念,到現在為止,我已經攢了80多萬元,并且還在增漲。
有人說,我天天省吃儉用、苦了自己,就為了攢錢,這是何必呢?等老了,走了,啥也帶不走。而子女老伴也說我太自私,太摳門,家里需要用什麼大錢,都不肯拿出一分半分。
雖然他們都在說我的不是,但我卻不受干擾,依舊保持著自己的習慣和愛好。因為在我的觀念里,人一定要時刻有錢,所以不能把錢花得太干凈,每天能保證正常生活就行。
當年結婚后,我和妻子都是有公職的,一個人工資拿出來吃喝和養育子女,就非常足夠。所以,我就和妻子商量,她的工資多一點,就拿來開銷,而我的工資少一點,就拿來存起來。
對于生活的開銷,我也是盡量做到每一分錢都用到位,必須買的東西可以買,非必須的,消遣類型的,我一概不會去買。
為此我也煙酒不沾,感覺那東西費錢還影響身體健康,以致很多酒局飯局我都不會參加,因為參加這些活動,都是很沒有意義的,出了錢,也享受不到什麼。
退休后,我也依舊保持著這種習慣。老伴的退休金拿來生活,我就存起來,作為我們兩口子的養老錢。別人找我借錢,我一般不會借,因為借過一次我就明白,借出去的錢,都是很難收回來的。對待子女,我也是給錢有度,從來不會富養他們,一點也不給他們啃老的機會。
就這樣,我覺得這種觀念很好,養老錢也存得很多,應該可以好好享受晚年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