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到歷史談講社,今天我們來講「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世人用來形容諸葛亮最多的兩句話,便是「多智近妖」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尤其是在蜀漢后期,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獨自艱難地支撐著搖搖欲墜的蜀漢,還先后五次出兵北伐,只是最后都無功而返。
其實在這五次北伐中,第一次出兵就已經非常接近成功了。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初戰十分順利,很快就攻下了隴西三郡,兵峰直指中原,結果卻因為街亭失守,無奈之下只能撤軍。
表面來看,這也沒吃什麼虧啊,但事實上,這一戰諸葛亮敗得非常慘,連同趙云在內,一共折損了11員大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還沒關注點贊的,高抬貴手,給我點鼓勵唄,長按點贊還會有驚喜。
公元228年春 ,諸葛亮懷著極其復雜的心情,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出師表》,然后親率大軍,開始了第一次北伐。
此時,距離夷陵之戰大敗,僅僅過去了6年,按理說蜀漢的元氣大傷,根本就緩不過來,所以曹魏完全沒有想到在這種情況下,蜀漢還敢主動發兵,瞬間就被打懵了。
隴西地區全部淪陷 ,魏國朝野上下震驚不已。
此時,曹丕長子、魏明帝曹叡,即位還不到兩年,但他絲毫不遜色于他老爹曹丕和祖父曹操,同樣是一個睿智的明君。
曹叡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并親率數萬大軍到前線長安坐鎮,迅速了解了蜀軍的動向后,就立馬派上將張郃、曹真分別領兵迎戰諸葛亮和趙云。
當時的魏國,在曹氏祖孫三代帝王的苦心經營下,早已變得國富民強,兵精糧足。
而蜀漢這邊,由于夷陵之戰大敗,精銳盡失,短短數年間,根本就沒有緩過來,不僅兵力有限,而且糧草也不足。
更令人絕望的是,馬謖不聽諸葛亮指揮,丟掉街亭重地,喪失了有利地形,如果繼續死扛下去,蜀軍只有全軍覆沒。
百般無奈之余,諸葛亮只有退兵。
蜀軍一路敗退,曹軍一路銜尾掩殺,最后蜀軍終于狼狽地逃回了漢中。
此戰大敗,作為三軍主帥,諸葛亮主動給自己貶官三級,算是作了一個交代。
這第一次北伐,蜀軍的損失到底多大呢?
諸葛亮《后出師表》的記載如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