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凡是靈魂高貴的人,多少都有點憂郁的氣質。那是因為他們看透了社會的真相之后選擇了善良,看透了眾生的可憐之后選擇了悲憫。」
能夠看穿世界底層邏輯的人,都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因為他知道世界猶如苦海,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同時他也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因為他相信人的智慧和主觀能動性,可以在茫茫苦海中做一個擺渡人,渡自己,也渡眾生。
佛說,人生實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放不下。般般都是痛苦,件件皆是煩惱。看不破就解不開,解不開就要沉淪痛苦,一輩子在生活的一地雞毛里糾纏不清。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一位從時代浩劫和生命苦難里走出來的年輕詩人,對生活極度絕望,他寫下一首詩《一切》,寄給當時享有盛名的大詩人舒婷。
「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云。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一切希望都帶著注釋。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
一切爆發都有片刻的寧靜。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
舒婷讀后,寫下一首《這也是一切》,回復和勸導這位青年:
「不是一切大樹都被風暴折斷;不是一切種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夢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說的那樣。」
黑夜總會有盡頭,人生總會有曙光。生活里不管有多少痛苦,多少失望和不甘,但只要忍住,熬住,挺住,就能守得云開見月明,找到自己的希望。
《增廣賢文》說,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該來了,你擋不住,它終將注入到你的生命里。該走了,你攔不了,它會以不可抗力的方式揚長而去。
允許一切發生,坦然接受生活里發生的一切。
做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永遠熱愛生活,始終積極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