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坂坡之戰,趙云不僅于數萬曹軍中殺進殺出,還成功救出阿斗,令無數人欽佩,自此,常山趙子龍的旗號響徹大江南北,再也無人敢小覷趙云,他的這番戰績也流傳至今,受人瞻仰!那麼如果將趙云替換成關羽,能否復刻佳績,也來個七進七出,救出阿斗呢?
事實上,要想知道關羽替代趙云,能否成功救出阿斗,我們首先得知道趙云為啥能夠救出阿斗!
很多人說,這簡單啊,趙云之所以能夠「七進七出」,就是因為他的武功高啊,曹軍擋不住啊!這就把問題想得過于簡單化了!縱觀趙云在長坂坡之戰的表現,其實我們可以發現,趙云之所以能夠成功突圍而出,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
一、趙云的耐力比較好
劉備戰敗之后,帶著張飛等親信快速退出了戰場,而趙云不愿意撤退,于是便轉身殺入重圍,找尋、營救劉備的家人。在這一過程中,趙云先后救出了糜竺、甘夫人等人,等到將他們護送出包圍圈之后,趙云又一次返回了戰場,如此反復幾次,才成功的找到劉禪,這一情節也被稱為「七進七出」!
很明顯,趙云來來回回沖殺了好幾趟,這非常耗費體力,如果一個人的耐力不足,是根本不可能完成上述戰績的!
而后,在找到阿斗之后,趙云又碰到了好幾股曹軍,在幾次鏖戰過后,趙云陷入了重圍,也正是在這不斷地廝殺過程中,趙云越戰越勇,引起了曹操的關注!
說實話,如果把趙云替換成其他頂級猛將,應該也是可以大殺四方,引起曹操關注的,但問題是,一時的爆發容易,長久的持續卻很難,大殺四方容易,但像趙云這樣,一直大殺四方就很難了!
二、曹操的有心收服
曹操見趙云武功強悍,耐力表現也非常不錯,于是起了愛才之心,讓手下詢問趙云的名字,在得知趙云的真名之后,他當即下令,不準手下放箭,要活捉趙云,收為己用!
也正是因為這道命令,導致趙云省去了很多后顧之憂,不用擔心敵方的弓箭,只需要專心致志的撤離。
而當時的曹營眾將距離趙云又比較遠,等到他們追上趙云時,趙云早就跑了,于是發展到最后,趙云成功突出重圍,營救出了阿斗!
總的來說,趙云之所以能夠「七進七出、救出阿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耐力充足,打了那麼久還能夠繼續鏖戰,另一個則是曹操有意降服,不準手下放箭!但凡其中任何一點出現問題,趙云都跑不了!
而相比于趙云,關羽在這兩方面,其實有很大的劣勢!
一方面,關羽的耐力并沒有那麼好!這一點,主要和關羽的兵器有很大的關系。關羽使用的兵器乃是青龍偃月刀,這把刀很重,揮舞起來有雷霆萬鈞之勢,能輕易秒殺敵人,但與此同時,使用這把刀也有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太費體力,無法持久作戰!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看關羽作戰,會發現他擊殺敵人,基本都在數個回合之內,一旦超過三十回合,關羽幾乎不可能再斬殺敵人!
所以說,以關羽的戰力來看,他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趙云那種大殺四方的戰績,但時間一旦拉長,關羽耐力不足的特點便會出現,他很難像趙云那樣「七進七出、
救出阿斗」!
另一方面,曹操對關羽的態度令人生疑!曹操對關羽是非常欣賞的,但當關羽從曹營離開,找尋劉備時,兩人基本就算是恩斷義絕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華容道之戰中,一開始的曹操,其實并不愿意向關羽低頭,他想要死戰!是手下眾人力勸,表示要是強行開戰,很可能被俘,出于保命的目的,曹操才低下了頭顱,向關羽求饒!
可問題是,長坂坡之戰中,曹操是優勢的一方啊,按照他的性格,他肯定不會下達不準放箭的命令!因為即便活捉了關羽,也得不到關羽的心,與其如此,還不如干掉關羽呢!
結語
總的來說,在長坂坡之戰中,如果讓關羽替換趙云,是不可能救出阿斗的,因為趙云之所以能夠成功救出阿斗,是因為他的耐力充足,且曹操想要收服他,而這兩點,關羽都不滿足,所以他根本不可能「七進七出、救出阿斗」!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