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在歷史上是一個令對手膽寒的存在。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后,他和他的子孫們率領蒙古鐵騎四處擴張,向南不斷發動對金朝戰爭。
向西先后消滅西夏、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征服中東、中亞、西亞,一路打到歐洲腹地。兵鋒所向,戰無不克,被歐洲人驚恐地稱為「黃禍」。
不過在1279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統一中國后,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仿佛在剎那間衰落。
忽必烈先后攻打日本、緬甸、越南、爪哇,但均遭失敗,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不再對外用兵。
直到忽必烈死后,元成宗鐵穆爾繼位,征討八百媳婦(今泰國西北部),但是再次遭遇慘敗。
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蒙古鐵騎從戰無不勝,橫掃歐亞大陸的征服者變成屢戰屢敗,最后連媳婦國都打不過的戰五渣,在這其中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衰敗的,原因令人深思。
在探討蒙古帝國衰落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這一草原游牧集團是如何所向披靡,橫掃歐亞大陸的。
可以說,蒙古帝國在入主中原前就是一個BUG的存在,史上其他國家是一戰占一地,蒙古卻是一戰滅一國。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源頭召開大會,即大汗位,號「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可汗」。
蒙古第一次以一個統一政權的形態出現在草原,從成吉思汗稱號的寓意可以看出,鐵木真對土地擴張持有近乎偏執的野心。
1213年至1214年,成吉思汗率三路大軍南下攻打金朝,橫掃兩河、山東、遼西等地。
沉溺享樂,腐化墮落的金朝幾乎被按在地上摩擦,蒙古鐵騎在華北馳騁數千里,攻破90余城池,大肆劫掠后返回蒙古。
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將哲別率軍征討篡奪西遼帝位的乃蠻部人屈出律,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將其擒殺,滅亡西遼,這是第一個被蒙古帝國消滅的國家。
1219年,成吉思汗親率20萬大軍西征,進攻中亞強國花剌子模,1223年基本占領其大部分領土,1225年命長子術赤鎮守該地。
在征服花剌子模的同時,成吉思汗還在1221年至1222年間掃蕩高加索南北地區,擊敗格魯吉亞,越過高加索山,進入欽察草原。
1223年大敗欽察、俄羅斯聯軍,殺死俄王公六人,隨后橫掃東歐草原,一度奪取黑海沿岸港口,蒙古鐵騎的瘋狂掃蕩引起歐洲震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