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拼爹的職場人,誰敢輕易辭職?
有人說:「因為生活壓力,沒有足夠的存款……」總是有說不盡的無奈。生活壓力是一方面,就業壓力也是一個原因。
事實上,歸根到底是因為收入結構單一導致。就像投資,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旦籃子摔在地上,所剩無幾。
作為單獨的個體,只能被動的被選擇。如果說你能做到以下幾件事,或許辭職已經不在自己考慮范圍內了。
想必大家都清楚,批發價格與零售價格肯定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同理,作為職場是一次性把時間批發給了單位,風險減少的同時,收益也較低。工作8小時,無論產生多少價值,都會拿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收入。
可除了工作時間,還有許多業余時間,可以將自己的時間零售出去,增加收入結構。肯定要比追劇,刷視訊,玩游戲要更有意義。
可惜許多人批發了自己的時間之后,忽略了可以將業余時間零售。事實上,在工作時間,大家的距離不會被拉開,只有在下班之后的業余時間,才是真正拉大人與人距離的關鍵。
「零售」時間,當然不止是副業,也可以是讓自己變得值錢的事情,只要自己夠值錢,不是考慮辭職的問題,而是考慮跳到更大平台的事情。
前同事對樂器十分感興趣,也是他的愛好,工作之余完全都投入到了他的音樂事業中,後來有人邀請他做樂隊,于是工作之余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隨著名氣的提升,逐漸開始帶學員。
現在他的工作室生意很好,一年的收入是工資收入的十多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可以賺到不菲的收入,他從來不考慮辭職的事情,因為工作對他來講,才是副業。
有些人會說,他這個興趣、愛好可以變現,但自己的興趣、愛好卻無法變現。事實上,存在必然合理,你的興趣、愛好代表了一部分人,只是并未在興趣、愛好的領域超越大多數人。
任何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不簡單,比如,大家都會寫字,但書法家少;都會說話,但演說家少;小學生都會寫作了,可用寫作賺到錢的人也是少數。
興趣、愛好可以促使你在這個領域走得更遠,或許變現并不容易,但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就不存在所謂堅持一說,只因為喜歡就做出點模樣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擁有「睡后收入」作為補充,對于職場人來講絕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簡單的講,就是不再用出賣時間來換取收入,并且擁有長尾效應。
比如,存款利息、理財、投資、版權、出書、寫小說……這些都可以成為「睡后收入」,雖說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但發揮自己專長,總有適合自己的。
人們明明知道自己欠缺什麼,可很少有人去努力去補足。就像明明知道自己缺錢,卻并沒有去做與賺錢有關的事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