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一個家最好的模樣:丈夫眼裡有活,妻子嘴裡有話,孩子心裡有光 - | self Help
2023/08/29

幸福的家庭氛圍,就是我在說,你在聽。

家是什麼?曾看過這樣一段話:

「家是月光下的傾訴,夕陽里的攙扶。

家是一份責任,一副重擔,也是真正讓你覺得溫暖、自由、放鬆的地方。」

家中的氛圍,需要家人共同維護。

丈夫眼裡有活,妻子口中有話,孩子心裡有光,就是一個家最好的模樣。

01

丈夫眼裡有活

曾看過一個關于婚姻的TED演講。

演講者總結了很多影響婚姻幸福的因素,其中一個觀點頗為有趣:男人喜歡做家務,婚姻往往更加幸福。

丈夫眼裡有活,主動擔起責任,家中自然有暖意流通。

丈夫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家庭漠不關心,家就會變成折磨人的場所。

《金牌調解》中,一位結婚20年的媽媽斬釘截鐵要求與丈夫失婚。

因為丈夫在家裡幾乎是個廢人。

一下班就躺沙髮刷手機,對家裡的髒亂永遠視而不見,更不用說主動做個飯洗個碗。

孩子生病是妻子帶去醫院,學校開會是妻子參加,妻子為生活瑣事忙得連軸轉,丈夫明明有空卻袖手旁觀。

壓垮妻子的,是孤軍奮戰的忙亂,是日積月累對丈夫的失望。

有句話說:家庭中雞飛狗跳與和諧幸福之間,只隔著一個男人。

丈夫眼裡有活,能幫妻子分擔,家庭關係才能鬆弛溫暖。

白巖松和妻子朱宏均結婚時,都處于事業上升期。

妻子早出晚歸,還要打點家裡的一切,經常累得腰酸背痛。

白巖松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他即便工作再忙,也會主動幫妻子分擔家務。

打掃房間、擦窗戶、修門,妻子不必開口,他都會把一切安置妥當。

有了孩子以後,他也主動擔起家庭的責任,安撫產後情緒低落的妻子,照顧嗷嗷待哺的孩子,下廚給妻兒做好吃的飯菜。

他的分擔裡,藏著對妻子的深情。

妻子也感念他的付出,在他抑鬱難過的日子裡,耐心陪伴。

兩人彼此扶持,家庭和諧美滿。

米勒·伯爾曼曾在《親密關係》一書中講:

只有夫妻共同協作或家務承擔大體相當時,雙方的婚姻幸福感才能都表現為正值。

丈夫眼裡有活,是對妻子的在意,也是對家庭的責任感。

他們把愛與關懷融進柴米油鹽裡,讓家人過得踏實安心。

02

妻子嘴裡有話

微博上曾有個徵集:婚後分享欲喪失的瞬間。

有人說,當我把我的小歡喜興致勃勃地說給對方聽時,只得到一個冷漠的「哦」,然後我再也不想講話了。

有人說,當我對他訴說生活中的煩心事時,他不客氣地反問一句「誰不是這麼樣熬過來的?」

當傾訴的熱情遇到敷衍,難過的情緒被當成小題大做。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慢慢喪失了分享欲。

紀錄片《幸福定格》中有對夫妻,妻子原先是個話癆。

孩子有哪些小進步,今天遇到什麼開心的事,她都會對丈夫說個不停。

丈夫卻嫌他煩,每次都不搭理她。

倍感失望的妻子質問丈夫:「你為什麼寧願看手機也不跟我說話?」

她得到的依舊是沉默。

久而久之妻子放棄了掙扎,兩個人即便麵對面坐在床上,也是各看各的手機,彼此相對無言。

心理學家認為:說廢話是具備幸福感的表現。

一個家庭中,妻子滔滔不絕,丈夫耐心傾聽,彼此才能在人生路上長久結伴而行。

李彥宏曾在多個場合提及自己的妻子。

他們一起生活二十餘年,妻子一直都保持跟他分享生活的習慣。

有時是一些生活瑣事,有時是一些奇思妙想。

李彥宏不管多忙,都會認真傾聽,他偶爾會提供一些建議,也經常跟著妻子傻樂。

兩人相伴數年,早已成為無話不說的知心好友與彼此懂得的靈魂伴侶。

有人說,幸福的家庭氛圍,就是我在說,你在聽。

妻子願意說廢話是深愛,丈夫願意聽廢話是耐心。

當一個人接住了另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彼此之間就有了感同身受。

一個流動著愛與理解的家,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港灣。

03

孩子心裡有光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認為,一個孩子身上最重要的品質是「心理韌性」:

即面對挫折和逆境,能夠從容應對,勇敢堅持的能力。

一個心態樂觀的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家庭的建設者,在困境中成為家人的脊梁。

有這樣一個男孩。

他出身偏遠農村,父親患有精神病,母親常年癱瘓在床,全家人只能靠年邁的姥姥、姥爺勉強維持溫飽。

從5歲開始,他就開始學著掃地、燒水,幫媽媽洗漱、清理便盆。

小學時,他每天放學後都要去撿廢品賣錢補貼家用。

國中母親病情惡化需要手術,他就挨家挨戶敲門去為母親籌錢。

愁苦遍地的日子裡,男孩卻異常樂觀。

他在日記里為自己打氣:「既然苦難選擇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給苦難,把笑容交給陽光。」

他悉心照顧病床上的媽媽,同時也爭分奪秒地埋頭苦讀。

最終以744的高分,考入清華。

他就是被「清華男孩」龐眾望。

大學四年,他年年拿獎學金,畢業後獲得直接攻讀清華博士的資格。

有媒體這樣形容他:一個臉上帶笑、心裡有光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希望。

孩子生性樂觀,家運自然和順通達。

孩子心態積極,日子就會平添幾分暖意。

作家楊絳在回望一生時曾感慨,女兒阿瑗是她生平最大的傑作。

女兒一直是夫婦兩人的「開心果」。

錢鍾書生病住院,錢媛會逗爸爸開心:「提勒提勒耳朵,胡嚕胡嚕毛,我們的爸爸嚇不著。」

錢鍾書被下放遠離家庭,心中牽掛妻子,女兒就整天陪著母親有說有笑。

因為女兒的存在,命運的無常與生活的苦難從未打倒過夫婦兩人。

一家三口反倒彼此扶持、其樂融融,把日子過成了詩。

積極豁達的孩子,是家中最寶貴的財富。

他從家庭中獲取能量,又將這能量不斷回饋于家庭。

因為他的存在,無論生活如何艱難沉悶,家中都始終溫暖有光。

法國哲學家蒙田有句名言:

「一個人能和家庭和睦相處,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家人間彼此分擔、無話不談,才能同舟共濟,平穩穿越生活的風浪。

點個贊吧,經營好自己的家庭,當家裡幸福滿滿,自然諸事順遂。

工廠老技工被逼辭職,臨走給老闆一大禮,5個鐵箱讓老闆抬不起頭
2023/12/31
工廠年底招工40元每小時,聯系一周沒招到人,老闆苦惱得直搖頭
2023/12/31
6個可以改命的逆天習慣
2023/12/30
女同事天天蹭車,連續一個月不給油錢,還在背后說已婚的我要出軌
2023/12/30
讓你保持開心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讓自己越來越有錢的6個生活習慣
2023/12/30
趕走霉運,15個小方法給你
2023/12/30
領導辭職前一晚,找我借了30萬,借錢給他后我反而成了「小人」
2023/12/30
讓你氣場強大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新領導進群不說話被踢出群,大罵哪個不長眼,隔天就被老闆教訓了
2023/12/29
曹操手下被低估的五大猛將,每一個都不輸五虎上將,他們是誰?
2023/12/29
沒人敢欺負你的19個小妙招
2023/12/29
人民日報那些極致治愈的句子
2023/12/29
人民日報每日文摘|慢生活
2023/12/29
15年老員工被公司辭退,臨走前「摸」了下機器,老闆直接損失90萬
2023/12/29
5個低級邏輯,不遠離你就廢了
2023/12/28
同事加班吃宵夜找我借200元,凌晨1點給我轉賬,看到消息我傻了眼
2023/12/28
公司聚餐AA制我墊錢,120元女同事不肯給,找她要錢她說我窮瘋了
2023/12/28
兩次追殺關羽,兩次擊敗趙云,呂布見了也得認慫,這是誰的部將?
2023/12/28
女同事簽下800萬大合同,老闆發微信「鼓勵」,隔天她直接辭職了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