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乖孩子。
家有女兒,最好的養法,就是讓她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鹿媽
被養乖的女孩,活得多憋屈
辦公室里的咖啡機壞了,她來修;
商場租金漲價,要勸退商戶,塞給她去協調;
最難搞的客戶,讓她去溝通;
送文件、復印、買下午茶……
這些都是職場上用來考驗新人的招數,但對于已經是「老員工」的鐘曉芹同樣適用,她從來也不拒絕,只會說「是」、「好的」。
在《三十而已》中,鐘曉芹沒有顧佳的全能大氣,也沒有王漫妮的拼勁十足,平凡如她,毫無波瀾地長大、戀愛、結婚,出了名的脾氣好、性格好,是個實打實的「乖女孩」。
就連她老公陳嶼也表示,當初決定和她結婚,就是圖她省事。
這樣的鐘曉芹,看上去每天樂呵呵,也特別令人羨慕,大都市女孩的身份,家庭條件尚可,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然而,她內心里卻始終覺得特別憋屈。
從小到大,按照父母的安排成長,從未獨自做過任何決定,卻又凡事都能忍。
有一次,她和同事鐘曉陽一起加班,兩人聊起了她失婚的事,她略帶頹然地說:
「之前的三十年,我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里,按部就班,一步都不敢走錯的走到今天,一點意思都沒有。
以后,我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個不一樣的人。」

為人父母后,最大的愿望,莫過于孩子能夠聽話乖巧,懂事達理。
小時候,乖乖吃飯睡覺;長大后,認真聽講,好好學習;成年了,到了年紀就結婚生子。
乖孩子,的確讓人省心省事省力。
卻不知,有多少「乖孩子」,都在壓抑自己的需求,按照別人的要求和安排過自己的人生,每時每刻都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討好身邊每個人,只為獲得一些認同感和存在感。
乖女孩的背后,是被壓抑的真實需求
有這樣一個實驗:
實驗團隊找來不同年齡段的女生,讓她們來表現「run like a girl」,也就是像女孩一樣奔跑。

成年的女孩跑起來,要麼撩頭髮,要麼動作扭捏或夸張;
兒童組的女孩,則是全力奔跑,全然不顧已經亂糟糟的頭髮。

之后,實驗團隊問兒童組的女孩:當你聽到像女孩一樣奔跑時,你想到了什麼?
女孩毫不猶豫地說:就是拼命去跑呀。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這樣要求女孩:
女孩子,就應該乖乖的,不要亂跑亂追;
燙頭髮的女孩,一定不是好女孩;
至于染色、紋身,更是會遭到側目。
于是,女孩學會了藏起自己的喜好,隱忍自己的想法,順從別人的安排,就像一只被圈養在籠子的小鳥,看著天空湛藍,卻不敢去翱翔。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