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里說:「夫妻好合,如鼓琴瑟。」結婚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失婚。但是失婚就像魔咒一樣,跟在很多夫妻的身旁,還冷不丁地冒出來。想要結婚,很難,要兩個人同意,雙方的家庭都配合;失婚就簡單多了,一方堅持就可以了。要是在古代,寫一份休書,就一拍兩散了。人到中年,萬事都難。要是鬧了失婚,就難上加難了。但是你不要認為,失婚是最大的災難,比失婚更厲害的是以下三種相處方式。
01婚姻里,過又過不好,離又離不了。西漢時,有一個小伙子,名叫朱買臣,靠砍柴為生。他不甘心一輩子砍柴,就發奮讀書。挑著柴火去街上賣的時候,手里也有書,還念念有詞。他奇怪的樣子,連孩子都在取笑。妻子說:「你這個樣子,我不想和你過下去了。」朱買臣說:「別急,我應該在五十歲的時候,會考取功名。」妻子不信,也等不到五十歲。于是索要了一張休書,改嫁他人了。真的沒有想到,一個勵志青年,居然也會被妻子嫌棄,絲毫沒有打動妻子、被妻子理解。歸根結底,就是家里窮,臉面薄。作為女人,誰不想嫁給有錢有勢的人。可是很多女人不知道,富貴的男人背后,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這幾年,一個叫蘇敏的女人,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她的婆家,重男輕女,嫌棄她養了女兒;丈夫也很小氣,家庭的開支,總是要AA制。在壓抑的生活背景下,蘇敏選擇了獨自去旅行,長期不回家。考慮到生活實際,她沒有索要一張「休書」。也許,以后丈夫還會好起來吧,也許人生總得留一條后路吧。再努力的女人,遇到一個扶不起的男人,也是徒勞。
有一位漫畫家說:「人們不甘寂寞,所以他們結婚,之后他們便甘于寂寞了。」
多少中年夫妻,早就習慣了搭伙過日子,回到家,相對無言。誰都不會去理解誰。但是要失婚的話,不是那麼簡單,要涉及到財產分配、后路安排、孩子的教育,還得照顧「世俗觀念」。
最可悲的是,有的夫妻,為了孩子的成長,約定到孩子考上大學那一天,就辦失婚手續,或者已經辦了手續,坐等孩子上大學。每一天,如坐針氈,強作歡顏,內心有多悲涼,只有自己最懂。
02失婚后,糾纏不清,傷害不斷。知乎上,困惑的女人提問:「失婚后,被前夫糾纏不休怎麼辦?」她在兩年前獨自背著行李離開夫家,并且獨自拉著孩子長大。離開夫家半年,辦了失婚手續。之后,她發現前夫在婚內就有了第三者。意外的發現,讓她很煩惱。憑什麼自己不是過錯方,卻要凈身出戶。更大的煩惱,是前夫常常來看孩子,還求復合。當她答應復合后,前夫卻找了一堆的理由,說已經回不到從前了。前夫想「家外有家」,居心叵測。看清了前夫,她決定去相親,尋找陪伴自己余生的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