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其實,生活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活在世上,要越過多少湍急的河流,涉過多少險灘,攀過多少高峰,才能過得平安順遂;
要保證健康的身體,就要克制欲望;
要美好的前程,就要韜光養晦,努力精進;
要和睦美滿的家庭,就要懂得經營的智慧,學會體諒和包容;
要經濟寬裕,收入可觀,就要賣力工作和付出。
總之,有高峰有低谷,這才是人生;
我們只有保持足夠的努力和謹慎,才能最大程度,將命運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出現了這些征兆,往往暗示你的日子要倒霉了,有一個也值得你留心注意。
人在順風順水時,總是斗志昂揚,看什麼事物都是積極的;
仿佛有使不盡的能量,生活方式也是趨向于奢侈和隨心所欲,講究今朝有酒今朝醉,認為機會總是不斷出現的;
可是,時代帶給人的陣痛,從來都是循環往復的;
不是你的時機,可能十年二十年,你都無法翻身,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當大勢已去,屬于你的幸福,就會失去;
你立足社會的根本技能,也可能被淘汰。
如果你在此之前,不懂得適度地節儉,沒有給自己留積蓄,沒有留后路,那麼,你就會在危機來臨時,變得手足無措,無法安然度過;
就像很多人,在大環境變差之前,一味地追求高消費,購買一些虛假地撐起自己虛榮心的東西,而他們又承擔不起,最終只能是讓自己深陷困境。
有人曾說:人生,其實很像一個「正態分布」;
從年幼到成年,從成年到中年,從中年到老年;
是一個從能量少到能量充沛,從能量充沛又回到低的狀態;
當一個人過了30歲,成立了家庭,有了小寶寶,父母也開始逐漸老去;
他身上的背負的東西,就越來越重;
如果能一直順遂,或是有靠山,一輩子安枕無憂,自然是好的;
可現實卻是,忙碌和焦慮,是很多普通人,逃脫不了的宿命。
到了中年,體力和精力開始下滑,工作賺錢機會開始變少,人有戾氣和怨氣,也是在所難免;
唯一的辦法就是修心;
把內心中那些繁蕪的雜念和欲望,都舍棄;
同時增強自己的耐挫力,嘗試著修心,去平復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抱著執念,逼迫孩子,責難伴侶,抱怨父母;
這種無能狂怒,還是盡力收收;
等到你的心緒平穩了,能夠接納現實,又能超越自我,你就會處境變好。
我們的一生,都在自己的社交圈里,進進出出;
那些親密的關系,才是支撐我們前行的力量,也關系著我們重要的感情體驗。
一個咄咄逼人,貪婪無度的人,會讓周圍人,都看清他的真面目,最終傷心氣憤地,離他遠去;
如果一個人遭遇了至親和摯友的疏遠,基本說明,他已經喪失了獲得幸福的可能;
因為仇恨不容易被消解,被傷害的心,也不會輕易被溫暖;
當親近的人,都覺得你道德堪憂,為人卑鄙時,你就是被萬眾唾棄的;
你手中的福氣,早就已經轉移到別處了,而你自己,也只能自己承受這份痛苦和孤獨了;
人這一生,就如天氣一樣,有時晴,有時雨;
如果你不能保持足夠的警惕和堅持,反省和自愛,那麼幸福也會飄然遠去;
希望我們都能做到,始終擁有自己的價值、高質量的親密關系和平靜淡泊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