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痛苦,不是因為外界紛紜,而是情緒內耗。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有些人滿身負能量,凡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怨天尤人,傷春悲秋,攪得自己不得安寧。
一個人最頂級的清醒,是不抱怨,不訴苦,不期待,走出情緒內耗,建構一顆強大的心靈。
看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構成了你生命的一塊拼圖。」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遇到挫折,委屈,沮喪,失落,在所難免,但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才能解決問題,戰勝困難,改善自己的處境。
如果一味抱怨,不僅讓自己陷入消極情緒的傷害之中,還能讓負能量充斥自己的生命,一生難有作為。
[毛.澤.東]有詩:「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牢騷太盛,抱怨太多,會像毒藥一樣腐蝕身體,還會局促自己的腳步,裹步不前,一蹶不振。
放下抱怨,以樂觀心看世界,以積極心看問題,以豁達心看人生,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會陽光明媚,春暖花開。
魯迅先生在《而已集》寫下這麼一段話: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
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人生在世,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沒有誰會對你的痛苦感同身受,你的訴苦,只會被人看做矯情。
祥林嫂很苦,她的傾訴只換得別人的嫌棄。單四嫂子很苦,但別人的態度是麻木不仁和冷漠如冰。
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家人,沒有人真正關心你。你的訴苦,一部分人不屑一顧,另一部分人幸災樂禍,最后一部分人愛莫能助。
與其訴苦,不如在沉默中自強,在孤獨中奮起。靠自己戰勝苦難,靠努力改變人生。
有一句話說:「我所為之難過傷心的一切,都因為我有所期待,期待是一切不幸的根源,不要對任何人任何事抱有期待。」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自己,才是一個人最硬的底氣,最好的歸宿。
沒有人真心希望你過得好,至少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期待于人,得到的往往是失落和悲傷。
放下期待,不指望任何人幫助自己,要靠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地。
《百年孤獨》中說:「人生的實質,就是一個人活著,不要對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
不要太高估關系,不要太相信別人。當你真正墜入低谷,需要幫襯的時候,才會發現,向你伸出的援手是多麼稀少,稀罕和稀奇。
努力經營好自己,能得到助力,是驚喜。得不到,也不足為奇。
作家周嶺說: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來自年齡,甚至不是來自經驗,而是來自經驗總結、反思和升華的能力。」
隨著閱歷和見識的增多,我們就能更好地看透世事人情的本質,反思和精進自己的言行。
不抱怨,抱怨是自討苦吃。
不訴苦,訴苦是自取其辱。
不期待,期待是自我消耗。
建構一個篤定和強大的內心世界,風雨不驚,萬事不擾,從容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