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楊絳說的那句:「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
最扎心的是,父親視她為人生污點,為降低對家族影響,決定將剛滿15歲的她遠嫁,賣給比她大30歲的窮鞋匠拉希德做妻子。
當瑪麗雅姆知道自己將被賣掉時,才明白在父親看重的體面人生面前,親情輕如微塵。
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當你的存在影響到他人切身利益時,哪怕是血肉至親,也難以抵擋人性的涼薄。
世態炎涼,我們終要明白,在名利誘惑面前,有些人心經不起考驗,說變就變。
時間,為你留下最真的人
嫁給拉希德后,瑪麗雅姆迎來了更為悲慘的生活。
起初拉希德不乏溫情,可沒多久就暴露惡的本性,動不動就對她拳打腳踢。
哪怕是她懷孕后,拉希德的虐待也沒有一刻停止過。
18年時間里,因為總被毆打,她流產7次后無法生育。無法成為母親,是她難以釋懷的遺憾。
在拉希德的眼里,女人只是生育工具,她無法生孩子,意味著失去價值,打罵就變本加厲了。
瑪麗雅姆深知無法擺脫折磨,便不停做家務緩解身心的痛苦,去習慣這種俯首為奴的生活。
可習慣久了容易成依賴,瑪麗雅姆便是如此。
當拉希德將14歲的萊拉娶回家時,她竟為了拉希德爭風吃醋,生活中刻意為難萊拉起來。
萊拉卻與瑪麗雅姆相反,被拉希德暴打時總會奮起反擊,哪怕因此遭到更嚴重的毒打,也依舊如故。
一次,萊拉看到瑪麗雅姆被打狠了,不計前嫌,直接用自己的身體擋在了她面前。
那一刻,從未被人保護過的瑪麗雅姆,被萊拉的行為感動,心中敵意慢慢減輕。
但曾見識人性善變的她,對萊拉依舊有所保留,深怕滿腔真心再次被人無情丟棄。
萊拉卻始終真誠,不僅在生活中幫助她,還與她分享所知道的一切,向她訴說過往的經歷。
瑪麗雅姆得知她的父母與戀人在戰亂中ㄙˇ去,是不得已才嫁給拉希德時,才開始同病相憐,慢慢卸下防備。
沒多久,萊拉生下的女兒阿茲莎,成了她們的黏合劑,她們一起照顧孩子、做家務,在拉希德睡著后,她們還常一起沖茶,吃甜餅。
相處的日子長了,兩人徹底冰釋前嫌。
後來,萊拉每天偷拿拉希德的錢,想著攢夠了路費,帶著女兒和瑪麗雅姆,一起離開這個如同地獄一般的「家」。
可事與愿違,她們的逃跑計劃失敗了,被拉希德抓回來以后,遭到了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摧殘。
但瑪麗雅姆一直體會到的是,萊拉長久以來都在盡所能給予她幫助,所有苦難總與她共同面對。
這次出逃時萊拉的不離不棄,更是讓她徹底明白,彼此的這份友情彌足珍貴。
有句話說得很好:「這世上所有好的感情,都必然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時間無言,卻最能見證人心,讓我們徹底看清身邊感情的真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