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都是大的照顧小的,小的緊跟大的,就像大蒜,一粒粒蒜瓣抱成團,擠在一起,挨在一起,再多的打鬧都讓位于一聲「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親情是如此美好。從來沒有想過,兄弟姐妹長大之后會情同陌路,甚至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仇人」,即便一前一后回到家中看望父母,也總是無話可說,只給父母留下無盡的遺憾。為什麼一切再也回不到從前,甚至也無法冰釋前嫌繼續攜手往前,或許,不管是誰,都沒有辦法釋懷。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樊勝美,是一個被原生家庭「榨干」的人。她拼盡全力,跳出自己原有的圈層,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原本以為只要自己繼續勤奮努力,總能闖出一片天來。但她成為了父母和兄弟們的「提款機」,總在被無止盡地「索取」。小時候,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都要「讓給弟弟」、「留給哥哥」,讀書上學的機會更是優先給家中的男孩,女兒似乎是墻角鉆出的野草,能夠將將就就長大成人就要感恩戴德一輩子了。她們存在的意義,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充當家庭的「提款機」,為兄弟們做「鋪路石」。這份感情,越是到成年之后,越是覺得憋屈,越是覺得「無勝于有」。
每每看到現實生活中,那些被逼得去跳河,被逼與父母、兄弟決裂的「樊勝美」們,便會打心底里心疼她們,甚至覺得,不如就此一刀兩斷吧。從此,不欠不負,再也不要聯系。父母重男輕女,是很多一輩子都過不去的坎。在父母的偏袒下,很多兄弟對姊妹從小就養成了一味索取卻不懂感恩的心態,除了伸手要錢,從來不會主動負擔點什麼。面對這樣的兄弟姐妹,情同陌路又何妨,至少把沉重的負擔卸下來了,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還有道德綁架層面的。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兄弟姐妹之間,小時候都差不多,長大之后,卻差太遠。不僅僅是賺錢能力有大有小,名望地位有高有低,更重要的是思想觀念上的天差地別。閨蜜曉琳是家中的老大,底下有兩個妹妹,出生農村的她們,都奮力跳出了農門,讓老實巴交的父母長舒了一口氣。但曉琳在結婚七年之后,遭遇丈夫出軌,她選擇失婚。這種對感情和婚姻極度的失望,讓兩個妹妹也深受影響:大妹因為不信任她的丈夫,時常覺得困擾不已,小妹則干脆不談戀愛不結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