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消費降級了嗎?
最近打開小紅書,幾乎每次都會看到消費降級相關的話題,更有各種400元、500元過一個月的內容。
說實話,雖然小柒也一直說著能省就省,但真的不贊同那些極端的省錢操作。
畢竟存錢的本意,就是為了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如果因此壓榨現在的日子,就多少有些本末倒置了。
所謂的消費降級,并不是說一昧把東西都換成便宜的,而是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前提下,認清自己的真實需求,重質量而非數量。
下面這6個小技巧,能讓你降級不降質,每年多省幾萬塊!
1、買衣服只求質感和百搭
很多姐妹,衣柜里面塞得滿滿當當的,還是覺得沒有衣服可穿。
究其根本,就是衣服的利用率太低了,很多都只能在單一場合穿,只有一種搭配方式,既費錢又占地。
質量好、面料柔軟、厚度適中的優質布料,不僅穿起來舒服,而且也更加耐用。
款式方面,選擇設計簡單大方,例如白色襯衫、牛仔褲、簡約連衣裙等,這些都比較容易搭配,使用場合也比較廣,可以大大提高利用率。
2、把外賣換成自己動手做飯
外賣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日常飲食方式,但這種看似便捷的飲食方式,從長遠來看既不經濟,也缺乏營養。
如果時間比較充足,還是建議盡量自己動手做飯,雖然可能也不比外賣便宜多少,但至少能保證食物的新鮮和健康。
3、精簡護膚
比起各種貴價護膚品,好的生活習慣更能改善我們的皮膚狀態。
堅持運動、每天至少喝夠8杯水、少吃垃圾食品、規律作息不熬夜等等,都會讓我們越來越好看。
至于護膚,根據自身的皮膚實際需求,選擇2-3種基礎的潔面、爽膚水、面霜等產品即可。
4、避開品牌溢價
有些東西之所以貴,不是用的材料多好,而是品牌溢價太嚴重。
例如差不多的杯子,超市買可能就幾十塊,加上迪士尼等各種品牌聯名,價格就會翻上好幾倍。
在滿足需求、保證質量的基礎上,選擇性地避開「品牌稅」,尋找性價比更高的非品牌或小眾品牌產品,能讓我們省下不少錢。
5、不要批發式購物
很多人喜歡一次性購買大量商品,認為這樣既省錢又省事。
但我們往往高估了自己對物品的使用能力,結果就是過了保質期還用不完,只能含淚扔掉。
其實生活中,我們需要的東西并沒有那麼多,優惠活動也經常有,沒必要批發式地購買囤貨。
如果是水果蔬菜這些保質期比較短的,買2-3天的量就夠了。
哪怕是紙巾、洗護用品這些,保證2個月內夠用就可以了,用完再買,也不占地方。
6、減少消費頻率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邊際效應」,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在你肚子餓的時候,吃第一碗飯的滿足感是最強的,后面會隨著自己越吃越多而遞減。
對于一些非必要,但能提高我們生活幸福感的消費,可以通過減少頻率,來提高它的邊際效應。
例如一杯奶茶、一塊蛋糕,偶爾吃一次,會比你天天吃來得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