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歷史真相:10萬歐洲騎士對抗6萬蒙古騎兵,兩天后剩千人。狼性智慧。
在中國的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就是在成吉思汗領導時期了。在那個時候,成吉思汗帶領著他的蒙古鐵騎不僅掃蕩了亞洲的大部分地區,還把戰火一直燃燒到了歐洲地區,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大的壯舉。
元太宗八年(1236年)蒙古主帥,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先鋒速不台率領蒙古軍西征,橫掃歐亞大陸。1241年4月,蒙古軍隊6萬人一路打到了匈牙利,在佩斯城對面集結。
布達、佩斯本是兩座城,位于多瑙河以西的部分叫布達,是匈牙利的首都。多瑙河以東的部分叫佩斯,國王的行宮就設在佩斯。
現在眾多的橋梁把兩部分緊密連接起來,才叫布達佩斯。
蒙古軍的到來,并沒有讓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慌張,因為他已經在佩斯城里聚集了十萬匈牙利軍隊,再說他認為寬闊的多瑙河就是一道天然屏障,可以阻擋蒙古人一段時間。
可蒙古軍還是來到了佩斯城城下,貝拉四世率領匈牙利軍死守城池,并不出戰。蒙古軍的大炮轟不開佩斯城的城墻,攻不進去,怎麼辦?
先鋒速不台想出一個計策,讓主帥拔都故意率軍撤退,佯裝「我不打了」,引誘匈牙利軍出城追擊。
貝拉四世一看,沒有多少人嘛,敢挑釁我,滅了你!就帶著遠多過對手人數的軍隊追出城,幻想著一戰解決問題。
蒙古軍緩慢地撤退,一直退至賽約河與蒂薩河合流交匯處。
匈牙利騎手皆穿重盔甲,戰馬也披著盔甲,只有一雙眼睛露在外面。而蒙古騎兵是輕騎兵,騎手沒穿盔甲,戰馬更沒有盔甲。
所以在撤退的時候,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騎士是輕輕松松,走走停停,不時表現出馬上要被追上的樣子,還不忘回頭射上幾箭,而匈牙利騎士則一直全力追趕,人馬皆追的疲憊不堪。
蒙古軍一直退至匈牙利軍不設防的河東沼澤地駐營。貝拉四世追蒙古軍至賽約河河西駐營,派了兵士1000人守橋,以防蒙古軍進攻。
1241年4月10日夜晚,蒙古軍兵分二路:一路由拔都率領,炮擊猛攻守橋軍,奪取橋梁;
一路由速不台率領,從河的下游偷偷結筏潛渡,然后再迂回到匈牙利軍隊的側后方。
4月11日黎明時分,兩路軍從四面發起突然襲擊,圍攻匈軍營地。還在睡夢中的匈牙利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傷亡慘重。
匈軍左沖右突,想突圍出去,可往北跑被蒙古軍攔住砍殺;跑得快的換個方向往東,被殺了;
留住條小命的再換個方向往南跑,又被攔住一通砍殺;有的好不容易沒被蒙古人砍死,卻又被同伴踩死。
蒙古軍三面伏擊,主帥拔都故意在西面放了個一小缺口。聽說西邊可以跑出去,大家又都一窩蜂往西跑,驚慌失措的匈牙利軍在逃竄過程中一片大亂,踩死踩傷無數。
從缺口逃出去的小部分匈牙利軍,以為安全了,沒想到又鉆進了蒙古軍早準備好的另一個口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