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軍和欽察人乃至斡羅斯(羅斯,即俄羅斯,但需要指出當時現代俄羅斯民族并未形成)人本來并沒有交集,蒙古大將哲別(Jebei)和速不台(Subutai)率領的大軍本來的目標是為了追擊花剌子模國王阿拉烏丁·摩訶末,前面談古論金曾經提到過,在這支蒙古大軍渡過阿姆河西進之后的1220年12月,走投無路的阿拉烏丁·摩訶末就病死在了里海中的一個小島上。
既然阿拉烏丁·摩訶末已死,哲別和速不台從成吉思汗這里接受的軍事任務本應該就此告一段落,可是他們這支蒙古大軍卻并沒有停止進軍的步伐,而是繼續向西向西,把原本的追擊變成了一種帶有偵察意義的長途行軍。
之所以哲別和速不台在任務告一段落之后依舊偵察前進,那是因為當初在1220年春,成吉思汗命令他們追擊阿拉烏丁·摩訶末的時候,曾經囑咐他們說:
你們可以在三年內結束戰爭,然后從欽察草原回到蒙古草原上來。
哲別和速不台是成吉思汗的心腹愛將,自然理解成吉思汗的用意,其實就是要他們在完成對阿拉烏丁·摩訶末的追擊之后繼續實施戰略偵察,進而了解西亞、東歐的一些情況。
哲別和速不台西征示意圖
速不台等蒙古將領
這一戰略目的固然也可以說是成吉思汗的總體戰略構想,但某種意義上又是模糊的朦朧的,所以哲別和速不台的兵鋒有點無問東西的路子。
他們先襲掠波斯(今伊朗)各地,蒙古軍先后攻取波斯南部包括剌夷城(今伊朗首都德黑蘭南)、庫木(今伊朗庫姆)在內的眾多城市,據說,以玻璃工藝品聞名于世的刺夷城被永久性摧毀再未恢復過來;什葉派中心庫木亦被毀;贊章(今伊朗贊詹)被洗劫;哈馬丹(今伊朗哈馬丹)投降并交納贖金得以幸免;……之后哲別和速不台便引軍北上,開始了對高加索山脈南北地區和今俄羅斯南部的進軍。
1220年冬天,哲別、速不台率領的軍隊進逼阿哲爾拜占(今阿塞拜疆,也包含今伊朗的一部分)都城帖必力思(Tabriz,今伊朗大不里士,東阿塞拜疆省首府)。阿哲爾拜占的統治者阿答畢(原意是太傅,實際上就是國王)月即別和花剌子模國王阿拉烏丁·摩訶末一樣畏敵如虎,在蒙古軍隊還沒有到達帖必力思之前就已經遠遠遁走——這位月即別就是之前談古論金在介紹札蘭丁時候提到的後來他妻子果斷拋棄他與札蘭丁結婚的那個阿塞拜疆國王,雖然武大郎得稍微慘了點,但他懦弱無能不能保國而又居于國王之位,也多少屬于活該——群龍無首的帖必力思城中的貴族官僚獻出大量金銀財寶請和,于是蒙古軍從帖必力思城撤軍,來到里海西岸水草豐美的木干大平原(今阿塞拜疆東南部穆甘平原),在那里安然度過了一個幾十年不遇的異常寒冷的嚴冬。
阿塞拜疆地圖
嚴格來說,哲別和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軍隊并沒有明確的作戰意圖,他們與谷兒只(格魯吉亞)人遭遇,就是為了尋找駐冬營地而發生的。結果,雙方展開了梯弗利思(今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之戰,蒙古軍利用當地復雜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招募了一支由突厥人組成的前鋒軍,通過誘敵之計,只在數小時后,數萬谷兒只軍隊被打得大敗。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