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內心充滿光明的人,總是能看到美好的事物。
一個內心充滿戾氣的人,目光之所及都是邪惡。
越是內心陰暗的人,越是喜歡聊以下幾個話題,遇到了要遠離,別深交。
01
消極悲觀的話。
《躲開那條咬人的狗》中寫道:「有的人就像垃圾車,他們裝滿了垃圾四處奔走,充滿懊惱、憤怒、失望的情緒,不斷傳播。」
這種走到哪,就把消極悲觀、偏激憤怒的情緒帶到哪里的人,被稱之為「垃圾人」。
生活中,遇到「垃圾人」,最好的辦法是不得罪不討好,不露聲色地避開。
這種人,一方面極度渴求他人的關注,總在想方設法博人眼球,以期能夠征服或挾制別人,獲得「勝利」的快感。一方面又極其嫉妒他人哪怕比自己多一分一毫的幸福。尤其是別人的幸福是他如何努力都無法企及的時候,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詛咒并暗中使壞。
而用消極悲觀的言語去動搖他人堅定的理想,樂觀的情緒,便是最常見的手段。
比如,一個年過四十的同事還在奮力備考律師資格證,便很快招來「垃圾人」的嘲諷和打擊:「也不搞清楚自己到底誰,通過率那麼低的考試有必要自討苦吃嗎?」
而眼見別人不為之所動,則是更多的風涼話。總而言之,他們巴不得別人過得很慘,然后不遺余力地拖別人「下水」。
02
搬弄是非的話。
為陷害精忠報國的岳飛,宰相秦檜和宋高宗趙構給他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殺害,順勢分散瓦解了一支最有戰斗力的抗金隊伍,以求得茍安。
越是赤膽忠心的人,越是蒙冤受辱,越是不擇手段的小人,越是趾高氣昂。
歷史上,從來不乏這樣令人郁憤難平的「冤案」,現實生活中,也從來不乏小人當道,搬弄是非,陷害他人。
表姐在體制內上班已經二十多年,雖然工作任務不多、強度也不大,但大家都覺得她過得十分艱難:臉上很難有笑容,說話辦事總是慎之又慎,給人一種高度戒備和防范的感覺,相處起來,特別緊張。
對此,表姐也很討厭,卻又沒有辦法改正。她常常解釋說,這都是「職場綜合癥」,被別有心機的小領導和會來事的同事算計得多了,在單位里敢怒不敢言,在家里,多了一兩句,又會讓家人擔心。索性,她越來越沉默寡言。
職場中,不怕別人專業能力和素質比自己強,就怕那些「假好人」、「真小人」給自己使絆子。
這些人,一開口,就是滿是套路,在領導面前,可以將一個樣樣無可挑剔的人,說得滿是毛病;可以將一個老實本分的人,污蔑成一個心機滿滿的人。
他們不遺余力地做這些事,目的只有一個,以最狠辣的手段,打壓競爭對手,抬高自己。
因此,當你發現一個人習慣于「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時候,盡早遠離他,不要搭話,否則,你就是下一個被他們極力排擠的對象。
03
自以為是的話。
人貴有自知之明,才能取長補短,在不斷超越自己的同時,贏得他人的尊重。
但有人卻將「自以為是」當成了自知之明,言談舉止中無不透露著炫耀和自夸,讓人不勝其煩。
在單位工作群中,一般情況下,只是回復「收到」,或者發送相關通知,很少有人發表意見,更不會大肆評論,這是默認的工作紀律。
但一個自以為是的人,則全然把工作群當成了「秀場」,一點小事,都要圖片加文字,娓娓道來。對于他人發送的通知,更是不遺余力,要麼從頭到尾批判一遍,要麼提出其中一兩個小點大做文章。
哪怕群主再三警告,他依舊「我行我素」,自得其樂。
與這樣的人一起共事,你不得不接受對方的「高調」:事不多做,功勞要搶;話不少說,自我吹捧和貶低他人;工資待遇不能少,責任貢獻免談。
越是相處得久,越是有一種被「霸凌」的感覺,而對于分工安排,基本上是全盤推脫,只動口不動手,還要對別人頤指氣使。
面對這樣的人,無須針尖對麥芒,與對方爭論個高下。只需要「冷淡」地處理,做好本分,讓其自吹自擂,最終無法自圓其說。
04
結束語:
心若向陽,無畏悲傷。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最是見不得別人好,說到底,也是很可悲的。
但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
因為,一旦你展露了善意,無異于成為了東郭先生,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