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甜橙樹》是2013年上映的巴西電影,改編自巴西著名作家若澤·毛羅·德瓦斯康塞洛斯的同名自傳體小說。作者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經過42年的沉淀完成小說構思,最終成稿卻只用了12天。
圖片來源:電影《我親愛的甜橙樹》海報
六歲男孩澤澤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爸爸失業,媽媽在遠離家鄉的地方上班,家里還有姐姐、哥哥和弟弟。
澤澤因為頑皮,總被爸爸教訓。看看他做了些什麼吧:火燒隔壁人家的籬笆,扔球打碎玻璃;用襪子冒充蛇嚇唬懷孕的女人,致使她摔跤;丟石塊打破一個「傲慢的家伙」的頭……人們都說他被魔鬼附身,他自己也大叫:「我是魔鬼!」
但他也有柔軟乖巧的一面:當別人都不給某位老師送花時,他卻在課堂上向這位老師獻花,讓老師感動;雖然他私下說「有個窮爸爸真慘」,但還是去街上擦皮鞋賺錢給爸爸買香煙……
他問爸爸:「你為什麼不殺了我?」問姐姐:「為什麼沒人喜歡我?」問媽媽:「我是不是不該出生?」
圖片來源:電影《我親愛的甜橙樹》劇照
這是一個在現實中得不到愛和溫暖的孤獨小孩,但影片讓他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飛翔:他會坐在泥地上的「飛機」里,用樹葉做機翼。他家后院的一片竹林被他想象成了動物園,里面有獅子、黑豹、大猩猩……
他編了很多故事。
院子里還有一棵小小的甜橙樹,它是澤澤的好朋友,在澤澤的想象中,這棵甜橙樹會講話。他模仿甜橙樹和自己對話,每當他感到痛苦或歡樂,他們就「互訴衷腸」。當他騎上樹枝,甜橙樹就幻化成白色的駿馬,帶著他飛馳在原野、草地、樹叢和湖邊。
澤澤出眾的想象力被一個叫麥紐·瓦拉達赫的葡萄牙人發現了,他同意澤澤像大人一樣稱自己為「老葡」,他讓一個從未感受過愛的孩子明白了什麼是愛,并學會了對喜歡的一切溫柔以待。
圖片來源:電影《我親愛的甜橙樹》劇照
有意思的是,最初澤澤和他見面時,是把他當「敵人」看待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成了好朋友。
老葡把澤澤帶到自己家里,教他生活禮儀,還告訴他其實每個小孩心里都有自己的「惡魔」,這是不可避免的。
他們一起兜風,一起去湖邊釣魚。老葡對澤澤的「動物園」表示贊賞,因為這個「動物園」就在澤澤的頭腦里,他還要求澤澤每次跟他見面都要講一個新故事……
電影中有兩個場景很打動人:當澤澤沮喪地說要坐火車離開時,老葡擔心地去鐵道邊找他,一直等到深夜返程的火車開走才回家;大樹下,澤澤說「我不能在出生前選擇爸爸,可是,如果能選擇的話,我會選你」,老葡聽了,眼里溢滿了淚水,并答應幫助他,還送給他自己家的傳家寶——一支鋼筆,讓他「寫下腦海中的故事」。
老葡因交通事故去世后,澤澤用這支筆寫下了第一個故事。
電影片尾的字幕里,有原作者的題詞:「我最深切的懷念獻給麥紐·瓦拉達赫,他在我六歲時,為我展示了溫柔的意義。」
圖片來源:電影《我親愛的甜橙樹》劇照
長大后,澤澤成了一名作家,寫了一本書來紀念他與老葡父子般的感情。
影片結尾,澤澤開車駛離老葡的墓地,和幾十年前老葡帶他兜風時一模一樣。他從駕駛室探出腦袋——只不過,這時他不再是嘴上無毛的稚童,而是胡子拉碴、歷經風霜的中年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