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誕生大約有46億年,最早的生命起源于6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而人類的文明不超過一萬年,在漫長的地球歷史上只是滄海一粟、現存的所有人類的都是晚期智人亞種。
除了我們智人之外,所有的人類種族都已經徹底滅絕,其中,和我們智人關系最近,滅絕時間距離我們最短的,就是尼安德特人。
學術界一直在研究尼安德特人為何滅絕,有種很有趣假說認為,尼安德特人滅絕,是因為他們有相比智人過大的眼部結構,這種大眼睛在早期幫助尼安德特人在自然競爭下脫穎而出,也導致最終他們被自然選擇淘汰。
現在最流行也是最被各界所普遍承認的人類起源學說,是非洲起源假說,人類進化的脈絡大致為乍得人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
直立人有兩個分支,后面演化成了留在非洲的早期智人和遠渡歐洲的海德堡人,而海德堡人的后裔,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的體型和生理構造,相比我們智人顯得更加矮小粗壯,這是由于他們生活在歐洲,而我們智人的祖先生活在非洲。
盡管兩者所處的時代同為第四季的冰河期,但非洲地區的氣候比起歐洲遍地都是寒帶的情況還是炎熱了不少,氣候的區別導致智人為散熱,體型瘦長,尼安德特人為了保存熱量體型緊湊,身高甚至不如祖先直立人,平均不到一米七。
除此之外,熱帶與寒帶不同的氣候,也塑造了非洲和歐洲不同的自然環境,為了適應自然環境,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必須和當地的生態圈協同演化。
最終導致兩者出現了最重要的差異——大腦結構的區別,我們智人更聰明,尼安德特人的智商相比就更低一些。
而直接導致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大腦結構差異的原因就是眼睛的大小,更確切的說,是不同的生理構造導致大腦分工區別的差異。
以我們當代人的審美來看,有一雙大眼睛當然是好事,但自然演化從來不考慮美觀,只考慮實用性。眼睛的作用就是提供視覺,眼球越發達,獲得信息的能力就越強。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相比,眼眶平均長6毫米左右,這意味著他們擁有更多的視野和更敏銳的視覺。
在五萬年前的歐洲,遍地都是風雪和凍土,自然資源及其匱乏,為了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尼安德特人的大眼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歐洲白天持續的時間短而且日照不足,光線昏暗,尼安德特人還是棲息在歐洲北部的高緯度寒帶地區,亮度更低。
為了在陰暗的環境下生存,尼安德特人進化出了更大的視網膜以更好的聚焦光線,從而躲避天敵或者發現獵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