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歷史,是一部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有中原王朝的興替,也有草原帝國的崛起。
在北方廣袤無垠的草原上,曾出現過匈奴、蒙古、女真等強盛一時的部落,不僅頻繁騷擾中原,讓中原皇帝們頭痛不已,而且一度入主中原,甚至稱霸歐亞大陸。
在整個北宋時期,對各位皇帝來說,像夢魘一般存在的北方蠻夷,就是契丹人。
契丹人建起的遼國,在疆域上比北宋大,在兵力上比北宋強。雖然中原人稱其為「蠻夷」,但他們卻認為自己才是這時代的主宰,自稱為「大中央」。
隨著歷史的變遷,當年那個彪悍的遼國,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而契丹這個民族似乎也滅絕了。
直到1000多年后,人們才發現原來我國一個少數民族,很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
契丹,是發源于東北草原上的一個游牧民族,大約興起于北魏時期(公元400年左右)。
唐太宗時期,契丹部落族長大賀氏,率10萬民眾歸附唐朝。 一開始,契丹很弱,被大唐、突厥、回紇打來打去,被誰打敗了,就歸順于誰。
直到唐朝末年,耶律阿保機當選為契丹大首領。
阿保機是個有遠見的首領,他認為要強大,就不能只放牧。他按照中原的模式,建立城邦,任用漢人為臣,建起國家制度,同時創立契丹文字,發展農耕畜牧和金屬冶煉業等。
在他的帶領下,契丹慢慢強大起來。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在上京稱皇帝,即遼太祖。
遼太祖心懷南征中原的雄心大志,按照他的計劃,先吞滅東邊的渤海國,再進攻幽州(即現在的北京),進而吞并富饒的中原。
可惜在他剛征服渤海國沒多久,就因病去世了。不過遼太祖如果地下有知,應該能安息了,因為他心心念念沒能得到的幽州,到了他兒子遼太宗耶律德光這一代,輕而易舉就得到了。
當時的中原王朝,輪到后唐坐莊。后唐原是李家子孫李存勖,消滅了后梁建立起來的王朝。
可李存勖的女婿石敬瑭,不滿李存勖不傳皇位于他,而傳給其養子李從珂。石敬瑭找到遼太宗耶律德光,以割讓燕云十六州為禮物,請耶律德光出兵助他當上皇帝。
耶律德光心想這買賣太劃算了啊,立即打起精神來,沒費多少力氣就打敗剛上位沒多久的李從珂,讓石敬瑭如愿以償地當上了皇帝,改國號為后晉。
石敬瑭高興得不得了,直接管小他十多歲的耶律德光叫爸爸。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