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曾寫道:「我們走過的道路會在我們身后卷起來,就像膠卷一樣卷成一卷。因此,當一個人到達了終點,他就會發現他的背上攜帶著、粘貼著他曾經歷過的整個生命的卷軸。」
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會沉淀在生命里,構成你的人生。
而做這三件事,能讓你的生命更有長度,拓展寬度,增加厚度,從而成為最好的自己。
作家巴丹在《閱讀改變人生》中說:
「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厚度。閱讀不可以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的終點。」
讀書,可以讓我們打開視野,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感受蕓蕓眾生的生命百態,能讓我們更有格局,眼界和慈悲心。
有時候,我們讀過的書,就像過眼云煙,不復記憶。但它會沉淀在精神里,蛻變成你的胸襟氣度,談吐氣質,讓你擁有精神的高貴,生命的厚重,和人生的灑脫。
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生卻是曠野。通過讀書增益智慧,陶冶心靈,你才能以更好的狀態和能力,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應對現實的荊棘坎坷。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讀書人。
讀書,是對生命最好的滋養。
心理學家畢淑敏說:
「旅途不僅是行走,更是與自己的心靈和解、與世界溫柔相擁的過程。靈魂命令我們對這星球的美一見傾心。人不能一味走下去,要駐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靈魂會合。」
如果一直把自己局促在某個狹窄的空間,心靈會煩悶,生命會枯萎。學會走出去,跋山涉水,切換不同的時空,欣賞沿途的風景,經略風格迥異的世態人情。把自己放逐在長天大地之間,生命的格局一下子就打開了。
人的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生活的瑣碎里沉淪,同時更能坦然接受生命中發生的一切。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腳下的每一步路,都能治愈你的心靈,積累你的人生閱歷,豐富你的見識。
行走,能讓你拓展生命寬度,無形之中重塑你的人生。
作家賈平凹曾說: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
世界上最好的長壽藥,就是養心。修煉一顆積極快樂,樂觀豁達的心,萬事不擾,無憂無慮,自得其樂,悠然自在,如此,我們就能長保健康,延年益壽。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人在高興的時候,心臟會分泌出一種叫肽液的東西,它能殺死癌細胞和病毒、細菌等。
肽液越多,人的免疫力和自愈力越強大,身體就越健康。
人的一生,不管成敗得失,精彩還是庸俗,要緊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里面,不能沒有日月光輝,光風霽月。
養好自己的心,寧靜快樂,凡事看透,看淡,看開,可以增加生命長度,也是也對自己最好的善待。
時間花在哪里,花就開在哪里。
人生再忙,有三樣東西千萬不可辜負:讀書,行走,養心。
如此,你的生命更有長度,寬度,厚度,能實現全方位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