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muye
生活,就是扛著痛苦的我穿行世間。
01
這兩天,看到三聯生活周刊報導的一個新聞,心裡不好受。
北京48歲的導遊龔賀,因連續高溫暴曬,倒下後再也沒有醒來。
龔賀倒下的那天,北京氣溫直逼36度。
送到醫院時,他的體溫達到了42度,超過了人體所能承受的極限。
大家都能感受到,今年夏天普遍高溫,北京更是數次打破高溫紀錄。
出事前一晚,龔賀向同行吐槽,這麼熱的天給再高的薪酬都不想幹。
話雖如此,可不賺錢能行嗎?
他有個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母親,住在養老院裡,每個月需要6000塊錢的費用。
父親已經八十歲高齡,有高血壓和胃潰瘍,需要長期吃藥。
兩個老人每天都要花錢,可他已經三年沒什麼收入了。
疫情爆發後,旅遊業被按下暫定鍵,大部分時間他都賦閒在家,偶爾接點散活。
他不是沒有嘗試過自救。
他去河南考察過一次性碗筷工廠,想過投資租賃充電寶,最後都不了了之。
2021年,他開始拍抖音做探店博主,賬號卻一直沒做起來。
他又和朋友合資開了個糖果檔口,生意一直不是很好,連租金都賺不回來。
那段時間,每天銀行卡里的錢只出不進。
所以旅遊業恢復以後,他又開始馬不停蹄地工作。
即便頂著36度的高溫,他嘴上發著牢騷,身體也沒停下來過。
有段話說得特別扎心:
「人到中年:不敢倒下,因為背後有孩子; 不敢逃避,因為前面有父母; 不敢生病,因為沒有人照顧; 不敢偷懶,因為沒有人給錢。」
中年人就像蝸牛一樣,背著重重的殼,裡面裝著家庭和事業,外面迎著暴雨和狂風。
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荊棘遍地,你也必須含著淚往前走,因為無路可退。
當戶口本主頁上寫上你名字的那一刻,你就再沒有停下的權利。
02
中年人的生活,沒有誰是容易的。
《現代快報》報導過一則新聞:
南京56歲的網約車司機劉師傅,在載客途中突然把車停在了路邊。
等到乘客察覺不對勁時,人已經沒了呼吸。
家人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一個賬本,上面詳細記錄了每天的收支。
劉師傅的兒子回憶說,父親每天早晨7點出車,晚上11點才回到家。
從執證上崗到不幸猝死,160天的時間裡,劉師傅每天工作長達十三四個小時。
家人也曾勸過他,不要這麼拼。
劉師傅心裡想的是,兩個孩子大了,家里處處都是用錢的地方,趁著自己還能動彈,多賺一點是一點。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寫道:「中年不易,但你只能一步步走過去,不能停,也不能回頭。」
孩子的學費、生活費、房貸車貸,家庭各種開銷,賬單每天像雪花一樣飄落下來。
你只能不停向前奔跑,容不得喊累。
為了生活奔波的劉師傅,不過是萬千中年人的縮影。
我見過52歲的出租車司機,每天清晨6點出車,次日凌晨2點才收車。
每天20個小時,他都是在車上度過,飯點時路過餐店匆忙扒上幾口飯。
全年無休,誰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他過了多久。
我見過炎炎烈日下,一個中年男人坐在裝滿水泥的車上,皮膚被曬得黝黑。
豆粒大的汗水不停從額頭滾落下來,他不停擦汗的樣子讓人心酸。
他乾著最重的體力活,換取一點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我見過生病了也不敢耽誤上班,左手拿著吊瓶,右手握著車把騎車的男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