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消息:瑞典一知名傢俱品牌,進行了這樣的實驗,兩棵同樣的植物分別讓它們受到辱罵和贊美。30天后,兩棵植物在相同的環境和資源下出現了不同的結果:聽贊美錄音的植物很健康,被咒罵的植物已經開始枯萎,葉子下垂、變黃。由此,他們再次揭示了一個「真相」:惡語相向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反之,贊美則是一種正向的力量。雖然植物聽不懂人類的語言,但就是這般看起來「牽強附會」的實驗,就是為了提醒人們:好好說話,不要動輒語言暴力。尤其是,當一個人老了,更要少說這幾句話,才能讓家庭更興旺。
01對兒女的提議:別說「不行」,多說「可以」。
這個假期,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忙里偷閑,回到老家,和父母團聚。這本應該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對于很多人來說,又是一次給自己添堵的經歷。我的表妹阿艷,也發出感慨:「這次回來就算了,過年就不再回來了。」遠嫁上海的阿艷,從一無所有到跟隨婆家的家族企業一起成長,成為了部門負責人,已經今非昔比了。兩年沒回家的她,對于這次假期,很是期待。首先,是約好了一家三甲醫院,想要帶著父母驅車兩百多公里到市區,給父母做個全面的體檢。畢竟父母都已經過了65歲,平日在家干農活,身體也不是很好,這讓她很擔心。但這個計劃,在阿艷回家之前,就被他們否決了,理由有兩個:浪費錢,沒時間。
其次,阿艷的婆家,這兩年由做護膚品,轉為做茶葉生意了,阿艷夠獨當一面了,這次給家里人也帶回了不少護膚品,還有名貴茶葉,想要分送給親戚們,當作禮物。可阿艷的這個想法,也被父母否決了,理由是:親戚多半是農村人,哪有那麼講究,護膚品呢,根本就用不上。至于茶葉,就不用了,幾千塊和菜市場上幾塊錢的,不是一個味嗎?于是,阿艷回到老家,在父母的安排下,就只是將親戚們喊來,吃了個午飯,閑聊了幾句,便散場了。接下來的假期,也就是幫著父母晾曬稻谷,收集稻草,那份期待已久的全家人好好玩一玩的想法,被現實擊打得粉碎。而不絕于耳的,是父母對于阿艷遠嫁的擔憂,那份深深的不安,讓阿艷在丈夫面前都覺得羞愧難當,兒子雖然不在意大人們之間的談話,但也明顯感受到空氣里揮之不去的壓抑,直嚷嚷著想要早點回去。
其實,對于阿艷的父母來說,他們要考慮的,并不是如何再拼一把「老骨頭」,幫兒女多干點活,也不是一味地擔心兒女們打拼事業有多麼艱難。他們給予兒女最好的禮物,就是多為兒女們點贊,給予信心、鼓勵和肯定。唯有如此,才會讓兒女感覺到,父母才是自己最大的底氣,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有意義的。可惜很多父母,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他們一味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兒女的成長進步,也無法分享兒女成功帶來的喜悅,他們固執地認為,這些「成功」都是曇花一現,所以根本不值得一提。這種刻入骨髓的「不信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