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出處、進退、辭受,這是人生的大道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2023/08/29

「出」是儒家的終極目標。這是一個被鐘鳴鼎食、衣錦還鄉所描繪的世界。勤讀苦學的目的,是「學而優則仕」。這是一種豪情壯志,男兒應當手握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是人生的追求,是價值的實現,是儒家的理想。有人在這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處」是道家的心靈追求。這是一片被高山流水、梅妻鶴子所描繪的天地。他們視官場為污濁之地,他們隱逸在自然之中。他們在最樸素的物質生活中,品味人生的樂趣,寫下「孤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句子。有人在這里找到了人生的真諦。

「進」是一種勇氣,「退」是一種智慧。進,是因為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對成功的渴望。退,是因為對生活的理解,對挫折的接受,對和諧的追求。進是一種向上的姿態,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披荊斬棘,無所畏懼。

然而在進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比起「進」,有時候更應該知道「退」。太過銳氣的進取總容易招致無妄之災,而退一步卻正是去禍免災最好的方法。《菜根譚》里一句話,講透了進退的道理:「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辭」是一種氣節,「受」是一種擔當。「辭」并不是逃避人生,而是直面人生。面對人生的不如意,面對生活的挫折,接受它,面對它,解決它。「受」也不是一味的忍讓與妥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與底線,君子有所為、亦有所不為。如果一件事是有悖于自己心中原則和道義的,那縱有莫大的利益在眼前,也是應該辭而不受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儒家利義觀的背后,正是在原則上對「辭受」標準的界定。

古人做事三要義:出處、進退、辭受,是人生的三個重要環節。儒家和道家,兩種看似相反的人生觀,卻共同構成了我們的人生哲學。無論是「出」的追求,「處」的寧靜,還是「進退」的智慧和「辭受」的氣節,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追求中保持智慧,在堅守中尋找氣節,在進退中找到平衡,在出處中找到人生的真諦。古人做事三要義,是我們生活的指南,是我們理解人生的鑰匙。

工廠老技工被逼辭職,臨走給老闆一大禮,5個鐵箱讓老闆抬不起頭
2023/12/31
工廠年底招工40元每小時,聯系一周沒招到人,老闆苦惱得直搖頭
2023/12/31
6個可以改命的逆天習慣
2023/12/30
女同事天天蹭車,連續一個月不給油錢,還在背后說已婚的我要出軌
2023/12/30
讓你保持開心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讓自己越來越有錢的6個生活習慣
2023/12/30
趕走霉運,15個小方法給你
2023/12/30
領導辭職前一晚,找我借了30萬,借錢給他后我反而成了「小人」
2023/12/30
讓你氣場強大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新領導進群不說話被踢出群,大罵哪個不長眼,隔天就被老闆教訓了
2023/12/29
曹操手下被低估的五大猛將,每一個都不輸五虎上將,他們是誰?
2023/12/29
沒人敢欺負你的19個小妙招
2023/12/29
人民日報那些極致治愈的句子
2023/12/29
人民日報每日文摘|慢生活
2023/12/29
15年老員工被公司辭退,臨走前「摸」了下機器,老闆直接損失90萬
2023/12/29
5個低級邏輯,不遠離你就廢了
2023/12/28
同事加班吃宵夜找我借200元,凌晨1點給我轉賬,看到消息我傻了眼
2023/12/28
公司聚餐AA制我墊錢,120元女同事不肯給,找她要錢她說我窮瘋了
2023/12/28
兩次追殺關羽,兩次擊敗趙云,呂布見了也得認慫,這是誰的部將?
2023/12/28
女同事簽下800萬大合同,老闆發微信「鼓勵」,隔天她直接辭職了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