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簡稱猶委會),二戰期間,它為蘇聯戰勝法西斯德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后卻淪為美蘇冷戰的犧牲品,遭到蘇聯當局的殘酷鎮壓。
猶委會是蘇德戰爭期間建立的一個半官方的蘇聯猶太人反戰組織。
1941年6月22日納粹入侵后,蘇聯喪師失地,損失慘重。為了調動各族人民的反法西斯熱情,經聯共(布)中央委員會批準,蘇聯情報局先后發動不同民族、不同團體的文化代表人物成立了猶委會、全斯拉夫人反法西斯委員會、蘇聯婦女反法西斯委員會、蘇聯青年反法西斯委員會和蘇聯科學家反法西斯委員會。
1942年4月23日,在蘇聯戰時首都古比雪夫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蘇聯情報局副局長所羅門·洛佐夫斯基正式對外宣布了這5個委員會成立的消息,并指出:
「猶委會的主要目的是動員所有國家的猶太人積極參加反法西斯戰斗,發起一個全力以赴援助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肩負重任的蘇聯及紅軍的運動。」
蘇聯著名猶太人演員所羅門·米霍埃爾斯受命出任猶委會主席,布爾什維克黨的資深新聞人士沙赫諾·愛潑斯坦出任責任書記。
其成員包括著名作家伊利亞·愛倫堡、達維德·貝格爾森,著名詩人佩列茨·馬爾基什、伊·費費爾,著名生物學家、蘇聯科學院唯一的女院士莉娜·什泰恩,電影界公認的大師阿·卡普列爾,莫斯科包特金臨床醫院主任醫師鮑·希梅利奧維奇等七八十位蘇聯社會的猶太名流。
猶委會還同時創辦了自己的機關報——《埃尼凱特報》(《團結報》)。
猶委會的辦公地址起初設在古比雪夫,1943年8月底,遷回莫斯科市中心克魯泡特金大街的一座二層大樓里。
1944年4月,根據蘇聯情報局的要求,猶委會內部成立了主席團,主席團成員起初有15人,後來擴大到19人。
從1942年5月到1944年4月,猶委會先后在莫斯科召開了兩次猶太人反法西斯群眾大會、三次猶委會全體會議,并且向全世界的猶太人提出了「募集錢財購置1000輛坦克和500架飛機并把它們贈送給紅軍」的倡議,在國內外猶太人當中引起強烈反響。
1943年6~12月,由委會主席米霍埃爾斯和主席團成員費費爾組成的蘇聯猶委會代表團應邀對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進行了友好訪問,不僅與這些國家的主要猶太人組織進行了廣泛交流,建立了密切的聯系,而且大大地推動了西方猶太人的援蘇話動。
這是猶委會對外宣傳的[高·潮],也是其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在蘇聯情報局領導的5個反法西斯委員會中,猶委會的活動最活躍,所取得的成就也最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