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國演義之后,很多人都非常疑惑,為何諸葛亮臨終之前,一定要堅持除掉魏延呢?魏延那麼厲害,他為何不愿意給魏延一個機會呢?
臨終一計除魏延
可以說,諸葛亮的臨終一計,就是用來對付魏延的!當年諸葛亮火燒上方谷,不僅僅是想燒死司馬懿,他還想干掉魏延,為了達成目的,他甚至讓馬岱將上方谷的谷尾給堵住了,幸虧天降大雨,魏延才逃過一劫。
然而此事過后,諸葛亮又開始布局了,他讓馬岱將堵住上方谷谷尾的責任推給了楊儀,激化楊儀和魏延的矛盾,然后趁機讓馬岱給魏延表忠心,潛伏在魏延身邊。等到諸葛亮自知大限將至時,他直接啟用了馬岱這顆棋子。
諸葛亮臨終前,召集眾將前來大賬,準備安排后事,結果他卻故意遺漏了魏延,并未通知魏延參與。而且在會議中,諸葛亮還直接將蜀軍大權交給了魏延的死對頭楊儀,讓魏延對楊儀聽命行事,很明顯,諸葛亮這是在故意激化魏延和楊儀之間的矛盾!等到兩人矛盾激化后,馬岱再突然出手,便可光明正大的斬殺魏延!
總的說來,諸葛亮的臨終一計,就是用來對付魏延的,他就是想要逼反魏延,然后光明正大的干掉魏延!
那麼問題來了,魏延那麼厲害,是大家公認的蜀漢棟梁,為何諸葛亮不將他留下來匡扶漢室,反而要堅持將其殺掉呢?
事實上,我們只需要看懂魏延在朝中的靠山,就能夠明白諸葛亮的操作了!
魏延在朝中的靠山
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諸葛亮乃蜀漢丞相、蜀軍統帥,他的權力遠超眾人,為何魏延敢于和他對抗呢?為何在行軍作戰的過程中,魏延屢屢和諸葛亮頂嘴,發展到后面,他甚至還公然不聽諸葛亮的招呼呢?為何魏延如此大膽,敢和諸葛亮唱反調呢?
事實上,魏延雖然高傲,但他并不傻,他之所以敢和諸葛亮對著干,主要是因為他在朝中有個巨大的靠山!
諸葛亮臨終一計,成功逼反魏延,導致魏延出兵進攻楊儀,妄圖搶奪蜀軍大權,當戰場的消息傳達到蜀漢朝堂時,朝中眾臣都站在了楊儀一邊,認為是魏延出兵進攻楊儀,魏延在謀反!然而作為皇帝的劉禪卻不這樣看,
他認為魏延乃是劉備留下來的忠臣,不能隨意判定其謀反!
之后,當得知確切的消息,知道確實是魏延出兵進攻楊儀后,朝中眾人群情激奮,認為該派軍隊前去圍剿魏延,結果劉禪的處置措施卻是讓人去對魏延好言勸撫,很明顯他并不想對魏延動武!
看到這里,估計大家就明白了,劉禪便是魏延在朝中的最大靠山!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諸葛亮知道劉禪乃是魏延的靠山,為何他還要堅持除掉魏延呢?他就不怕劉禪翻臉?
這里面,其實又涉及到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比較偉光正,一個則比較陰暗!
從偉光正的角度來看,諸葛亮之所以明知劉禪是魏延的靠山,還要堅持除掉魏延,怕的就是劉禪控制不住魏延!
諸葛亮初見魏延,就認為魏延腦后有反骨,而之所以會得出這個結論,則是因為魏延先后背叛了劉琮和韓玄。如此高傲的魏延,碰到懦弱的劉禪,最終結局會如何呢?諸葛亮不敢細想!萬一劉禪壓不住魏延,魏延帶兵謀反亦或者轉投曹魏,對蜀漢都會產生惡劣影響,所以諸葛亮有必要將危險消滅于萌芽之中!
從陰暗的角度來看,諸葛亮在蜀漢,就相當于是隱形的皇帝,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他點頭才算事。劉禪的生存環境,可想而知!
諸葛亮在蜀漢執政那麼多年,提拔了不少人,發布了不少條例,萬一他死之后,劉禪通過魏延徹底的掌控了軍隊,掌控了大權,對諸葛亮秋后算賬,可怎麼辦呢?要是劉禪把諸葛亮提拔的人都貶斥,把諸葛亮發布的條例都廢黜,導致諸葛亮人亡政息,蜀漢又是否經得起這份折騰呢?所以說為了自己后人的利益,為了自己集團的利益,諸葛亮必須干掉魏延
,防止劉禪徹底掌控大權!
結語
諸葛亮為何堅持除掉魏延?你看看魏延在朝中的靠山是誰?不除不行!
魏延在朝中的靠山乃是劉禪,一旦魏延活著,必然會掌控蜀軍大權,到時候若劉禪控制不住魏延,則會生出大亂,影響蜀漢的命運。而若是劉禪能夠控制魏延,他直接掌控的蜀漢大權,那麼他就有可能對諸葛亮秋后算賬,導致諸葛亮人亡政息,這會嚴重影響到諸葛亮的身后利益,所以說,魏延必須死!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