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是他那個時代的文壇風向標,蘇軾蘇轍兩兄弟,曾鞏、王安石等人都受到歐陽修贊譽與推獎而名噪于世。歐陽修不僅文學功底深厚,而且精通史學,他與宋祁合撰《新唐書》,他又獨自完成了二十四史之一的《新五代史》的編撰與修訂。
在歐陽修的諸多文史成就中,歌詞的創作是格外引人注目的,歐陽修的詞輯錄在《六一詞》,又名《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今存260多首。放眼整個北宋詞壇,這一數量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歐陽修是一位觸類旁通、文史兼修、詩文俱佳、歌賦一流的學者型官員。然而歐陽修也是一位緋聞纏身的文人士大夫,兩次遭遇造黃謠事件讓他百口難辯。
這兩件針對歐陽修的造黃謠事件,一件與他的外甥女有關,一件與他的兒媳婦有關。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盜甥」和「私從子婦」事件。
所謂「盜甥」,也就是說歐陽修和外甥女張氏通奸。歐陽修的妹妹嫁人不久便守了寡,歐陽修可憐她便把她和外甥女接到自己身邊撫養。
外甥女長大成人,嫁給了歐陽修的遠房侄子歐陽晟。
後來的事情簡直比電視劇還精彩,由于歐陽晟對新婚妻子的冷落,外甥女便與家仆陳諫私通,被人發現送到了開封官府。
不知是出于何種目的,外甥女突然在公堂之上反水——反誣告其歐陽修來。外甥女還揭發歐陽修和她有不倫之情,還誣告歐陽修欺占了她娘家的財產——有人事先用張氏的家財購買田地,落在歐陽修名下。顯然這場無中生有的造黃謠事件是一起有預謀的政治斗爭,目的就是置歐陽修于死地。
歐陽修莫名其妙地成為被告,他曾上表為自己辯白,宋仁宗也不相信歐陽修會做出如此傷風敗俗之事,并多次作出批示,表明態度,但人言可畏,何況那些人不依不饒,一封封投訴信件如雪花飄飄到宋仁宗跟前。
宋仁宗只好將歐陽修貶到滁州,或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護歐陽修的作用,歐陽修雖然離開了政治中心,但同時也讓他遠離了緋聞的漩渦。在滁州,歐陽修寫下了有名的游記散文《醉翁亭記》,并以「醉翁」自稱。
繼和外甥女[亂.倫]的造黃謠言事件之后,歐陽修還曾被指與兒媳婦[亂.倫]。宋司馬光《涑水紀聞》記載:「士大夫以濮議不正,咸疾歐陽修,有謗其私從子婦者。御史中丞彭思永、殿中侍御史蔣之奇,承流言劾奏之。之奇仍伏于上前,不肯起。詔二人具語所從來,皆無以對,俱坐謫官。先是之奇盛稱濮議之是以媚修,由是薦為御史,既而攻修,修尋亦外遷。其上謝表曰:‘未乾薦禰之墨,已彎射羿之弓。’」
宋高晦叟《珍席放談》也記載了這件子虛烏有的事情:「熙寧初歐公在政府,言官誣其私子婦吳氏,惟沖卿以己女嘗辨于文疏,余無一言為明其誣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