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周末,在家看了一部溫情滿滿的老電影《倫敦一家人》,今天分享給大家。
《倫敦一家人》是英國大師級漫畫家、圖畫書作家雷蒙德•布里格斯(Raymond Briggs)根據父母的真實生活編寫的繪本。
該繪本一度成為英國暢銷讀物,後來拍成了漫畫電影,雷蒙德擔任繪畫與制片人。
影片以生動形象的漫畫形式,展現了厄尼斯特、艾瑟爾夫婦從戀愛、結婚、生子,到同一年相繼離世,簡單而又幸福的一生。
他們經歷了多個重大歷史時刻:經濟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的勝利、戰后的財政緊縮,和六十年代文化新潮流的涌現。
他們見證了電話、電視、汽車等的相繼誕生……
在這部影片中,妳不僅能夠看到男女主人公生溫情相守的一生,還能領略大師級繪畫作品的風采,以及上世紀英式古典生活的點點滴滴。
01
故事始于1928年的倫敦,男主人公厄尼斯特是一名皇家兵工廠的送奶工人,女主人公艾瑟爾是貴婦人的陪嫁女仆。
一天,艾瑟爾打開臨街窗戶,抖手帕上的塵土,厄尼斯特剛好騎著腳踏車路過,二人互看一眼,奇妙的緣分就這樣開始了。
後來,類似的「巧合」接連發生。終于有一天,厄尼斯特手捧鮮花出現在了艾瑟爾面前。
就這樣,兩個一見傾心的人走到了一起。
和每一對想要攜手共度一生的年輕人一樣,他們見家長、看房子,然后結婚生子。
房子雖是舊的,但寬敞舒適。從家徒四壁到物件齊全,從破舊不堪到溫馨浪漫,軟裝傢俱雖都是二手的,但也阻擋不住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厄尼斯特積極樂觀,艾瑟爾溫柔善良,小家庭永遠生機勃勃,溫馨治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響應國家號召,夫妻倆把年僅5歲的兒子雷蒙德送到了鄉下避難,他們則各自加入社會組織,為戰爭的勝利,奉獻自己的力量。
厄尼斯特加入了消防隊,艾瑟爾進了工廠做倉庫打包員。
為了預防敵人時不時的轟炸,厄尼斯特動手為家里打造了防空洞,還添置了一個小型「避難所」。
隨后的一次轟炸中,正是這個「避難所」讓他們免遭傷害。
終于,德國戰敗了。他們迎來了勝利,也迎來了親愛的雷蒙德。
生活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如果偶爾有煩惱,那一定來自雷蒙德的成長。
尿褲子、偷東西、選父母不看好的繪畫專業,交父母不看好的女朋友……
雷蒙德搬出去后,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地生活著,直到1971年二人相繼去世。
02
故事以夫妻倆的生活為主線,于平淡真實中照見我們自己的生活,有歡笑,有欣喜,也有落寞和離殤。
兩人第一次約會是看電影。
回去的路上,艾瑟爾看到豪華舞廳后贊嘆不已。厄尼斯特嫌5個先令的門票太貴,邀請她赴教堂舞會的約,只要1個先令,艾瑟爾欣然答應。
這個場景讓我想起和老公談戀愛的時候,有一次,路過一家超棒的海鮮自助,他提議去吃一頓,而我卻因為心疼錢,而拒絕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