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有一種頂級的修養,叫凡事利他
2023/10/28

美文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增廣賢文》有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里的好事,說的是與人為善,也包括為人處世中,多替別人著想。

先想自己,是人的本性,先想別人,換位思考,卻是人生智慧。

生活中,有的人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當成致勝信條,殊不知,不擇手段的自私必然導致人際關系的失敗。

反而,總是站在對方立場決策,懂得推己及人的「利他」思維,這樣人生會順暢,走的更遠。

利他,是一種大格局 

之前看過這樣一段話:

「與老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與兒童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與男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與女人溝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緒;

與上級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尊嚴。」

誠然如此。

與人交往的智慧,要懂得關系的本質是平衡,如果都以己度人,對立就要發生。

所以好關系應該是,把別人的想法當回事,自然會看到別人的優秀,還會理解別人也有達不到的局限。

相反,當你不屑于人,哪怕別人做的再好,你都會認為做的不夠。

不站在自己的立場,你計較的東西便會少很多,包容的力度會大很多。

如此,心胸越來越寬,格局越來越大。

有個孔子借傘的小故事。

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沒有雨傘,有人建議說:子夏有,跟子夏借。

孔子一聽就說:「不可以,子夏這個人比較吝嗇,我借的話,他不給我,別人會覺得他不尊重師長;給我,他肯定要心疼。」

一個人能了解他人的不足,很容易;但理解他人的不足,就需要高品格了。

正如《禮記·訪記》中的一句話: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后己。

有德行的人把別人看的很重,而把自己看得很輕,凡事先考慮別人,后考慮自己。

為人處世,不把自己的需要當成天經地義,不把別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是最應有的修養。

利他,渡人亦渡己

有人說:

「當別人經歷困難,你給予幫助使人走出困境,這是渡人。

遇事不計較、不糾纏,凡事給他人留后路,這也是渡人。」

與此同理,寧可自己為難,也把舒服讓給別人,更是在渡人。

有一個男人和懷孕的妻子從嘉義乘車到台北。

當上車后,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了他們的位子上。

于是妻子坐下了,男人只好站在旁邊。

之所以沒讓那位女士讓出座位,是因為他們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

男人足足站立了三個小時,從頭到尾都沒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當兒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時,不要憤怒,不要講道理,請這樣做!
2024/11/04
加繆《局外人》:世界的荒誕遠超乎你的想象,我們都是生活中的局外人
2024/02/16
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中最經典的10句話,讀完你就清醒了
2024/02/16
當你覺得心累的時候,就讀一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2024/02/16
毛姆:有趣的靈魂只能獨行,無趣的靈魂最易合群
2024/02/16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解讀三句古訓,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2024/02/16
曾國藩告訴你,以下4個天意,會幫你改命
2024/02/16
人品很差的人,喜歡做以下幾件事,讓人防不勝防
2024/02/16
風雨人生路,要學會自己撐傘。酸甜苦辣的滋味,自己嘗試
2024/02/16
讓自己活得漂亮的20個小習慣
2024/01/12
財運旺起來,就做6件事
2024/01/12
同事月度銷冠,老闆卻扣工資逼她辭職,事后又花5萬買她的手機號
2024/01/12
暖心小漫畫
2024/01/12
知乎高贊:15條簡潔有效的人生建議
2024/01/12
《朗讀者》金句3
2024/01/12
老闆向員工借10萬發工資,承諾月底多還2萬,次月看到工資傻了眼
2024/01/11
氣運變好的7個關鍵
2024/01/11
同事結婚給50多位員工發請柬,竟沒一人參加,隔天他就辭職了
2024/01/11
女生旺自己最簡單的方法:養磁場
2024/01/11
《朗讀者》金句2
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