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十月革命使俄羅斯成為世界革命發源地,也使西方國家失去傳統的廣大市場。
所謂「俄羅斯問題」實質是如何對付十月革命和隨之興起的歐洲革命[高·潮]問題,不解決這個「俄羅斯問題」,戰勝國要建立的「和平與秩序」就難以穩定,甚至打敗德國的「勝利果實」也有被革命「吞沒」的危險。
威爾遜疾呼: 「世界著火了,我們是在跟布爾什維主義賽跑。」
丘吉爾強調: 「俄羅斯問題」是「整個形勢的關鍵」,不處理好這個問題,「既不會有和平,也不會有勝利」。
實際上,巴黎和會正式開幕前, 10人會議便開始討論「俄羅斯問題"了,更早在1918年春,協約國已經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之后,便開始了直接的武裝干涉。
11月,德國戰敗,簽訂了停戰協定,蘇俄立即宣布廢除《布列斯特和約》,迅速解放德軍占領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地區。
協約國的武裝干涉從摩爾曼斯克、黑海到遠東地區也不斷失利,紅軍幾乎在所有戰線都轉入攻勢。
這樣, 「俄羅斯問題」,更加使它們焦急萬狀,也給巴黎和會「籠罩上一片烏云」,從而使「俄羅斯問題」成為巴黎和會必須處理的首要問題。
其中除了要決定是否邀請俄羅斯代表出席巴黎和會外,主要是要在武裝干涉、同蘇俄談判和在蘇俄周圍建立「防疫線」這三者之間作出選擇。
法國政府認為:「布爾什維克制度由于缺少糧食、運輸能力和貸款,只要拒絕承認它,把它「作為敵人對待,它是支持不下去的」。
協約國軍總司令福煦將軍,主張組織歐洲十字軍東征,摧毀布爾什維克制度。
法國軍方強調有了訓練有素為數不多的協約國軍隊,只要付出不大的代價,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把蘇俄擊敗。
英美也有人積極主張擴大對蘇俄的直接軍事干涉,丘吉爾就是其中之一。
他建議巴黎和會設立協約國俄羅斯委員會和專門的軍事小組,制定作戰計劃,同時要求對蘇俄發出最后通牒,限紅軍10天內停止向前推進。
事實表明,帝國主義對蘇俄的直接武裝干涉活動已經無法繼續下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們借「和平」名義不斷玩弄外交手段,同時主要寄希望于高爾察克、鄧尼金、尤登尼奇這樣一些俄國白匪,并從財力物力上,包括武器、彈藥、糧食等方面支持他們。
蘇俄為實現真正的和平,在巴黎和會開幕之前,多次通電協約國,建議雙方舉行和平談判,消除敵對狀態,并表示只要對方停止經濟封鎖,停止武裝干涉,停止對布爾什維克反對派的支持,蘇俄愿意實行大赦,討論沙皇俄國戰前欠下的外債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