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暴君的隋煬帝楊廣,三大歷史功績,對后世影響深遠
被稱為暴君的隋煬帝楊廣,畢竟是一個封建帝王,其身上的諸多污蔑乃至不實之詞,固然有其本身的過失,但多數的歷史已經被唐代曲改和重塑。因此對隋煬帝楊廣的功績進行評價,要立足于史實,通過對史料的發掘,可以發現楊廣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有重大的歷史功績。

1.隋煬帝楊廣開通南北大運河的本意,并非是為了下江南游玩,而是有著更為深刻的政治和經濟原因
歷來將楊廣修建南北大運河的目的歸為驕奢淫逸,實際上這是將歷史娛樂化的心態。作為一個有著極大報復的帝王,其開通大運河后,多次巡幸江都,主要是為了威懾江南,加強隋朝在這個地區的統治能力。同時,開通大運河之后,可以保證整個帝國依仗山東、江淮的供應,因此整個隋唐時期,長安的繁榮,離不開大運河對物質、軍事上的運輸能力。

大運河的開鑿,是一項彪炳史冊,并且惠及后人的重大工程,雖然過于繁重、急迫的施工給人們造成了極大的負擔,但是大運河的開鑿,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大運河的開鑿溝通了富庶地區和中央的聯系,并且拓展了隋唐的運輸網路,對運河經濟的發展乃至附近都會的繁榮,有著極大的作用,影響了千年之久。

2.一寸山河一寸血,隋煬帝楊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了整個國家的版圖完整
隋煬帝楊廣,固然是一個好戰且好大喜功之人,但其東征西討,平定南陳、吐谷渾、琉球等地,客觀上促進了國家的統一和完整。其繼承帝位之后,最想完成的事情是維護國家的版圖,這和有些一輩子不出王城的帝王相比,是不可想象的。楊廣巡狩四方,實際上也是在陳兵講武,威懾邊境,維護了國家的完整。

楊廣的重大戰績是平定吐谷渾,重開西域之路,楊廣讓裴矩具體負責西域事務,記載西域諸國風俗,大開屯田,平定叛亂的吐谷渾,加強了隋朝對西域地區的有效控制,這與隋煬帝的運籌帷幄密不可分。同時,楊廣還曾用兵琉球,加強了台灣和大陸之間的聯系,使之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隋煬帝楊廣增設進士科,提倡典籍整理,促進了文化的繁榮
隋煬帝楊廣對人才渴求,立志要把天下賢才收歸己用。故而在文帝創設科舉制的基礎上,增設進士等科,鼓勵士人通過學習入仕。進士科的創立,在于不僅能夠選拔出有才干的封建官員,而且更主要是樹立了一代學風。隋朝的進士科以詩詞歌賦為主,其創立對唐代詩歌的繁榮乃至今天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文化的發展與典籍密不可分,隋煬帝下令整理、搜集典籍,其中《區宇圖志》1200卷,涵蓋了山水圖、部邑圖、公館圖等內容,是一部圖文并茂的地理書。由于隋煬帝的倡導,僅西京長安嘉則殿就有圖書37萬卷。隋煬帝在文化方面的作為,促進了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

概而言之,隋煬帝楊廣的功績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其一,開通運河,彪炳史冊,惠及子孫,隋煬帝楊廣用六年時間分三期工程,開通了長達4000華里的南北大運河,促進了運河經濟的繁榮;
其二,四處巡狩,用兵平亂,維護統一,隋煬帝楊廣東征西討,平定吐谷渾,重開西域之路,用兵台灣(琉球),維護了國家版圖;
其三,廣求典籍,提倡詩賦,文化繁榮,隋煬帝楊廣在科舉制基礎上,設置進士等科,鼓勵士人,整理典籍,促進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