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在《人世間》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端什麼碗,吃什麼飯,經歷什麼事,什麼時候和誰結婚,都是定數。別太難為自己,順其自然就好,人生的劇本,你早在天堂就看過了,你之所以選擇這個劇本是因為,這一生中有你認為值得的地方。」
年輕氣盛之時,不服輸,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至少可以通過努力逆天改命。隨著年齡漸長,我們才明白生命的局限性,一切似乎早有安排,并不是你任意折騰,就能改變事物發展的軌跡。
學會和命運和解,不要在痛苦和焦灼中內耗,一切順其自然,樂天知命,積極快樂,才是最好的活法。
曾仕強教授曾說:
「一個人你活到50歲,回頭一看你會發現,一路走來好像都有一只手的安排,讓你非這樣不可。你一路走來就是造成今天這個樣子,你跑不掉。」
生命中所有的偶然,背后都是一種必然。比如,你今天早上會去跑步。看似是你不經意之間的決定,其實這是由你的身體情況,生活經歷和長期形成的思想決定的,這些必然的因素導致你做出的選擇。
北宋宰相呂蒙正《命運賦》說,有的人先富裕后貧窮,也有人老年富裕少年衰落。滿腹錦繡文章,直到老年還沒有考上功名;才疏學淺的人,可能很年輕就金榜題名。皇帝的妃娥在動亂中可能淪為妾妓,風流的妓女,時來運轉也能做貴夫人。青春美麗的女子嫁了愚蠢的丈夫,俊秀的青年倒找了丑陋的妻子。
俗話說:「時也,命也。」
人生需要努力,執著不渝地追求更好的生活,但對待命運,必須要有正確的看法。不苛求命運,愿意接受自己的平凡。不懈怠命運,能以積極的態度精進自己,提升自己。
所謂知命,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對于過程努力作為,對于結果聽憑天意。
我們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以支配自己對待命運的態度,心平氣和地接受生命中發生的一切。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生活本就坎坷曲折,哪怕遭遇低谷,我們也不要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悲觀失落,而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坦然接受當下的生活。
公元1079年,蘇軾被貶逐黃州,身陷低谷,前程盡暗,處境極度糟糕。但他能夠迅速調整心態,把艱難的日子,過得活色生香,有滋有味。
一次,和朋友出行,忽逢大雨,因為沒有準備雨具,被淋得很狼狽。朋友們都奔跑避雨,而蘇軾泰然自若,一個人在風雨中愜意徜徉。他吟詩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完全不把困難和狼狽放在眼里,瀟瀟灑灑,自由自在,把風雨的侵襲,當做一種詩意的唯美。
積極向上,樂觀豁達,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福氣。
看過這樣一句話,很有深意:
「前半生在迷茫中尋找人生路,一路打拼過來,當你站在現在,回望過去就會發現:現在的一切都是一種因果,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即便你哀怨不甘,也是無濟于事。」
面對自己的夢想,目標,追求,要勇敢奮斗,努力奔赴。竭盡全力之后,出現的任何結果,哪怕是你不喜歡的結果,都要坦然接受,不強求,不擰巴,不消極。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盡力了,也就釋然了。不管有無遺憾,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