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家看了一部美國電影——《Breathe》,中文翻譯為《一呼一吸》。說實話,剛看到電影名字的翻譯時我覺得非常詫異,「Breathe」本來就是大家很常見的「呼吸」這個中文,但卻用「一呼一吸」來作為翻譯。看了電影了解男主的經歷后才知道,「一呼一吸」是為了提醒我們,相對于一些人來說,正常呼吸好好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一呼一吸》是由安迪·瑟金斯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和克萊爾主演,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來。電影主要講述了英俊帥氣的年輕人羅賓原本和妻子黛安娜國人快樂的幸福生活,可是有一天突如其來的疾病卻讓這對年輕夫婦措手不及——丈夫羅賓因為小兒麻痹癥導致步子一下全部癱瘓,并且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存。在這種情況下羅賓覺得生無可戀一心想死,但是在妻子與朋友的陪伴下他創造了自己的英雄主義人生。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舊熱愛生活。
」那麼,到底什麼是生活的真相?在我看來,生活的真相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經歷磨難,打到磨難,最終實現高我。
佛家稱我們現在所處的是「婆娑世界」,他們認為在這個世界的眾生都是帶著「業」到來的,主動要忍受種種苦難。正如「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命運總是無常,當我們在困境中只有不斷掙扎,才能打破眼前的黑暗,迎接新生。
在《一呼一吸》中,羅賓本來過著讓大多數人羨慕的生活。他有漂亮的妻子,有一群好友,還經常和大家一起在非洲叢林游玩。但是小兒麻痹癥的突然造訪讓這一切美好的生活都不復存在。
剛開始的羅賓是一心求死的。他覺得自己這麼靠呼吸機活著,不僅是個廢材,還要拖累自己的妻子。但是誰也想不到,他後來的人生完全就是在呼吸機和高位癱瘓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他看到兒子推著嬰兒車因此想到將呼吸機安放在輪椅上這樣他就可以出去;他因為兒子看到曾經服兵役的相冊,最終有生之年和妻兒乘坐飛機回到曾經的非洲草原走了一遭;他甚至致力于研究如何讓癱瘓病人融入社會。
有時候,命運讓你經歷非比尋常的苦難,也許是為了讓你積攢力量推翻自己身上的枷鎖,創造更大的奇跡。司馬遷在大牢中寫出《史記》;周文王在獄中寫下《周易》;貝多芬在雙耳失聰的情況下譜下了一曲曲命運交響曲。所以,苦難是你人生的試金石,只要活著,懷著希望,一定會有奇跡的存在。
在《一呼一吸》中,羅賓的妻子也是個偉大的角色。面對高位癱瘓的丈夫,不僅一直不離不棄地照顧,還教育出非常有孝心的兒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